返回1166、玉佩(第1/3页)  仕途:崛起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自成的死有六种说法,如自缢、战死、出家、隐居等。其中有一种说法最可靠,归隐青城。李自成的后代在青城镇苇茨湾村的一户李姓人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家中,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后来风闻清廷侍卫已经发现他的一些蛛丝马迹,连夜逃亡,最后到陵水县隐居下来,这里曾经是他的老巢,当地老百姓感激他以前的均田放粮之恩,所以一直保守秘密,掩护他直到他去世,还砌了几座无名坟。

    李自成隐居后,他那些逃出来的部将都一直在寻找,这玉佩据说是一对,一枚在刘宗敏身上,刘宗敏战死后,玉佩不知所踪,另一枚在他身上,危急时可当兵符,所以,清廷一直在寻找他,他的部将也在寻找他,目的就是想得到这枚兵符,现在分析看来,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嘿嘿,我怎么听你像是说书的?

    秦市长,这些事本来就很难考证,老百姓从古时候相传下来的,有鼻子有眼睛,你还不得不相信。

    秦书凯听了这话,倒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点头应付着。

    秦书凯和钱部长打完电话,立即给徐大忠打电话把情况说了,徐大忠疑惑的口气道:

    李自成的玉佩?不可能吧。

    秦书凯说先别管,搞到手再说。

    下午临近下班时,徐大忠给秦书凯打电话,急促道:秦市长,是真的。

    秦书凯心里大喜,你敢肯定?

    这人是寝陵村一个五十多岁的孤身男人,一生未娶,叫李奎,自称是李自成的后代,据村民反映,前些年经常见李奎半夜在墓地晃悠,都说他在盗墓取宝。让人去他家时,正好有外地人在家里作客,见我们来就急匆匆离开了,估计是买卖盗墓文物的。问了他一些情况,他矢口否认,指着墙角一些的瓶瓶罐罐问他怎么回事,他才透露了是从墓地偷出来的。

    玉佩呢?出手没有?秦书凯心里着急。

    他摇摇头,玉佩的事他一口否认,问了周围的一些村民,有人说见过。估计李奎还在熬价,这东西不好出手,双方都怕吃亏。

    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弄过来?

    现在的道:下面的人想尽了一切办法要看看东西,他打死不承认有这回事,这是国家文物,拿出去盗卖是要判刑的。

    就没办法了?

    办法有一个,就是有点阴损。

    你说说看。

    秦书凯哪管他阴损不阴损,能搞过来才是正道。

    现在的如此这般说了一通,秦书凯想了一遍觉得办法不错,吩咐道:这件事不要说出去,你要权当没这么回事。

    徐大忠答应着,秦市长,听你吩咐。

    徐大忠立即给下面的人打电话,把一切交代清楚,只要那块玉佩,其余不管,至于补偿多少的问题,都交他去处理。

    下面的人不问缘由,满口答应下来,第二天一早,徐大忠手机响了:徐县长,人已经关起来了,审了一夜还没开口,这人死硬得很

    没用手段吧?

    暂时还没有。

    能不用最好,注意保密,不要把面扩大了。

    到中午也没回音,现在的独自开车赶到洛水镇,找到办事的人,问道:怎么样,还没开口?

    下面的人点点头,既愧疚又着急,说道:这人要钱不要命,想尽了一切办法。

    你带我去看看。

    下面的人前面带路,到了派出所,现在的示意他不要声张,悄悄从门缝看了里面一眼,见一位村民模样的中年矮壮男人,蹲在墙角,双手背向后面,显然是被手铐铐着,单衣单裤,光脚,全身冻得瑟瑟发抖,寒冬腊月,这样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