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9 章(第2/4页)  武大郎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边不好意思的笑着,一边看了一遍那文言文,果然是言简意赅,文意深远,字迹也飘逸灵动,好书法好文章!

    有这样一篇文章,武植拿出去发表终于不用担心丢人了。

    那边金莲雪儿灵儿她们都挂着微妙的笑容悠悠的看着武植,武植知道她们什么意思,当下他也悠悠的看着三‘女’,不错,我武植就是不会写文章,可是我有好老婆啊!

    你们都是人中之凤,我是小虫跟着也沾光……

    23165486

    ------------

    第383章 文质彬彬

    武植的文章是和周寿的文章一起发表的。-79-说

    发表的途径主要是报纸,山东地界的报纸,还有汴京日报!

    古代士大夫的文章之所以能闻名天下,除了上给皇帝上奏章或者上表论,就是名臣之间的信件‘jiāo’流,周寿是实诚人,对百家复兴运动很用心,不止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还上书建议皇帝发扬,更是给他的‘门’生好友写信宣扬,能用的宣传手段都用了,其决心比武植都要坚决。

    要说名家就是名家,不说那些奏折和信件,百家复兴思想的文章光是在报纸上发表后就立即引起了轰动,山东地界所有学子儒生为之震憾,身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汴京城,在汴京日报刊登出周寿和武植的文章后,更是在思想界和文化界都引发了无数跟风的大讨论!

    有会心支持的,也有坚决抵制的,这样思想上一有冲突,书生文人士大夫们就难免‘唇’qiāng舌剑,这种文化的大讨论,上奏章自然无用,于是广开言路,舆论自由的汴京日报便成了两股思想最‘激’烈碰撞的战场。

    汴京日报虽然是武植家的,可并未因此而堵塞反对百家复兴的声音,这也让那些反对者们一边反对,一边对武大官人的品德暗暗称道。

    总而言之,现在大宋思想界一片惊涛骇‘浪’,老牌士大夫文人们是坚持儒家独尊的主力,而那些年轻文人官员胥吏和广大工商业人士则是百家复兴的中坚力量,两派都有其实力相当的代表人物,互相之间或文辩或语辩……无论他们怎么折腾,无论谁占上风,百家复兴的影响力是在逐渐扩大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目前来说思想‘激’烈才刚刚形成,周寿身为百家复兴领导者,正在摩拳擦嘴准备大干一场,而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青州城,却不见半点思想争论。

    虽然不见半点思想硝烟,可是谁都知道,青州马上就要出现一件在百家复兴这场运动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以复兴百家为核心思想的青州学院今天就要正式开学了!

    青州学院虽然也是以儒家为主体,但是学院的教学制度是,学习儒家的同时必须选择几‘门’感兴趣的其它学科一同学习,最后还要把各科都学及格才行,不合格者学院不会承认其曾经学院学生的身份。

    说白了就是不发毕业证。目前来说这种和科举无关的惩罚措施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宋人最重名誉,尤其是读书人,被读书的学院摒弃是多大的耻辱啊,读书人可受不了。

    所以,只要他们选择了那些感兴趣的学科,肯定会努力修及格的。

    百家复兴的思想正式在士大夫阶层造成轰动正是青州学院开学典礼的前一天,可以说青州学院的首次正式开学,就是百家复兴运动在大宋展开的标志!

    今天,武植十分兴奋,他兴奋倒不是因为自己那篇文章引起多大的赞誉和反响,那篇文章扔出去后,武植就懒得管什么劳什子百家复兴了,一切有周寿顶着呢,武植之所以兴奋,是因为他终于圆梦了!

    对于一个前世被学校虐的死去活来的学渣来说,还有什么比亲自当上了唯我独尊的大学校长更过瘾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