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1/4页)  大唐诗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出当心。”这是韩凭用死来向妻子刨白自己的心意,这封信送出去不久后,韩凭就自杀身亡了。

    何氏听闻后伤心不已,暗地里将自己的衣服朽烂,等到青陵台落成之后,宋康王携带何氏一起登台揽胜,何氏伺机跳下青陵台自杀。

    随行的人马上想拉住她的衣物,但她的衣服已经朽烂,手一拉就断裂,于是何氏还是自杀成功了。

    何氏在衣带上留了一封遗书恳求宋康王:“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宋康王非常愤怒,故意将两个人相隔一段距离埋葬,并且说道:”你们夫fù如果能相爱不停止,让坟墓合二为一,我就不阻拦了。”

    结果从两座坟墓的封土上突然长出两株大梓树,十天之内就长成一人环抱那么粗壮,树干弯曲向彼此延伸,树枝和树根都jiāo缠在一起,又飞来了一雌一雄两只鸳鸯,日夜在树上jiāo颈悲鸣,发出悲伤的鸣声。

    宋国人都为之感动,觉得这两只鸳鸯是韩凭何氏夫fù的精魂所化,因此将这两株树叫做相思树,将那对鸳鸯叫做相思鸟,故事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杜蘅听完之后也很是感动,这简直是和孔雀东南飞还有梁祝一个级别的爱情悲剧故事啊。

    不过他还是有个疑问:“鸳鸯是一种小型游禽,这是怎么飞到树上去的?”

    卿平看了他片刻之后回答道:“你很有想法,也许是别的长得和鸳鸯差不多的鸟,那重明鸟说的不是相思鸟吗?“

    带着这个疑问,杜蘅一路来到了青陵台前。

    毕竟千百年的雨打风吹去,原本高大的青陵台和台上由宋康王修建的离宫早已毁于战火,只剩下一处台址令人凭吊。

    到了贞观年间,随着梁园作为大唐旅游胜地,也带动了青陵台地区的旅游,对于很多恋爱中的情侣来说,这里就是一处感叹爱情坚贞不屈的景点。

    因此便在遗址上方修建了青陵寺,供来人凭吊。

    杜蘅一行人来到青陵寺前的时候,发现寺庙里香火颇为旺盛,庙后面两株高大的梓树枝叶相缠,哪怕在秋季也鲜少落叶,和周围的黄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树下绕了一周,树枝上有许多准备南迁过冬的鸟雀叽叽喳喳,却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相思鸟的身影。

    杜蘅正仰头看,却听到身旁不远处有个娇滴滴的女子声音响了起来:“郑郎,你说这树上怎么并没有看到鸳鸯?”

    杜蘅转头过去,看到是一个衣着华贵的少女和一个年轻英俊的青年男子在说话,少女头上戴着笼有纱幔的帽子,倒是看不清面容。

    被唤作“郑郎”的人手里提着一溜莲花琉璃灯,想必是刚从庙里参拜回来,买了这个东西准备挂在树前供奉。

    比起少女的天真向往,郑郎的语气却要冷静地说,他说道:“毕竟已经流传了这么久了,也许故事已经变得和最开始不一样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相思鸟呢?许是后人添油加醋。”

    少女不乐意地说:“我可是特地来看这处的,怎么会没有相思鸟呢?可见郑郎又诳我。”

    杜蘅这边还在围观这对小情侣拌嘴,就看到杜甫爽快地走了过去,冲着那名男子一拱手行礼道:“郑驸马,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这位是……”

    郑驸马看到杜甫,也回礼道:“原来是杜子美,幸会幸会,这位便是我的妻子临晋公主。”

    “原来是公主,在下见过公主。”

    杜蘅拽着卿平来到一旁,悄悄问道:“这临晋公主和郑驸马都是谁?怎么和杜甫认识的?”

    “他好歹也是你的主人吧……”卿平无语地说道,不过想想杜甫买下杜蘅的时候他还是一头乡下小驴,卿平又觉得杜蘅什么都不懂其实也是正常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