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1/4页)  大唐诗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子。

    杜蘅不知道她是什么身份,只是推测她是筚篥其中一任主人。

    那个小女孩沿着大明宫的复道往前走去,绕过长满蓼花的太液池岸边,来到一处被明媚阳光照耀着的建筑,那建筑上绘有许多鲜艳美丽的图案,正中是一个石刻祥云的台子,迎面摆着一面朱红大鼓。

    一个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年迈男子站在鼓下,正和另外一个长得和他有几分相似、年龄也相仿的男子说话,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陪侍在下首。

    小女孩欢快地喊了一声:“耶娘。”就跑了过去。

    年轻的女子蹲下来抱住小女孩,语气温柔地教训道:“幼安还是这么莽撞,见到圣人怎么不先行礼。”

    小女孩从女子怀中探出小脑袋,乌黑的眼睛打量着那个穿黄袍的皇帝。

    “十弟,这就是你次子的小孙女李幼安吧,真是玉雪可爱。”皇帝夸赞道。

    李幼安nǎi声nǎi气地说:“圣人爷爷,我是去问乐师拿了一只筚篥,给您表演一段胡乐。”

    如果说到这里杜蘅还不清楚眼前到底是呆过大明宫的哪一位唐朝皇帝,接下来传来的一道威严的女声却解决了他的疑问。

    “真是个孝顺孩子,义阳王教养有方。”

    李幼安的父亲,那个被称作义阳王的年轻男子连忙朝来人方向行礼道:“臣替这个孩子谢过天后谬赞了。”

    唐朝的天后只有一位,那便是和李治并称为“二圣”、临朝听政后来更是夺了李唐江山的武则天,而刚才那位皇帝便是她的夫君李治了。

    杜蘅连忙望去,来人容貌美丽,雍容华贵,手里轻摇着一把羽扇,但杜蘅却觉得她看向自己目前的主人李幼安的眼神有些发冷。

    一股不详的预感萦绕在他的心中,果然场景骤然变化,周围已经是一片愁云惨雾。

    此时已经是则天大帝时期,太宗子越王李贞谋反,曾经写信希望李幼安爷爷同为太宗子的纪王李慎一起共举反武大旗,复辟李姓江山。

    李慎虽然拒绝了这个请求,却并没能独善其身,武则天当时大量屠戮李姓宗室,李慎很快就被牵连处置,武后改姓“虺”流放至岭表,途中死于蒲州。

    而他的几个儿子全部都下狱,当时李幼安的父亲李琮被下河南狱,母亲是出自临川公主李孟姜所嫁的周家之女,也被关押在洛阳宫掖庭司农寺。

    在洛阳城外的长亭旁边,李幼安正在给她的两位哥哥李行远、李行芳践行,作为家中的男丁,他们都被发配到州,其中大哥李行远已经及冠成年,而李行芳还是个儿童,没比yòu nǚ李幼安大上几岁。

    李行远自知此去凶多吉少,只能嘱托妹妹:“你要照顾好自己,阿耶阿娘在狱中受苦,只能托你尽力照看。”

    “哥哥放心,幼安保证做到。”李幼安点了点头。

    眼看原本和睦的一家人瞬间分离天各一方,李幼安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取出当初高宗御赐的筚篥,为兄长们吹奏一曲悲凉的胡曲送行。

    筚篥的音色本就洪亮悠长,演奏胡曲的时候,更是调子哀伤绵延,连天上飞翔的鸟儿都盘旋着不忍离去。

    李家兄弟想到此去前途渺茫,父母又旦夕难保,只留下小妹妹一个人在洛阳孤苦无依,眼中留下热泪。

    而李琮和周氏都关押在牢狱之中,他们离开是竟然连再见一面也不能,只能朝着北方在官道上跪下,对着远处黑云低垂的洛阳城磕了三个响头才惨然离去。

    李幼安年纪尚小,却非常孝顺,送别兄长之后,她每天穿着布衣草鞋,拖着瘦弱的身体往返两处监狱给父母送饭,脸上再无欢声笑语,旁人见到她无不为她的孝心所感动,心里暗暗怜悯她一家的遭遇,又怕得罪武则天,不敢在面上声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