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用养生思维解读《论语》(颜渊第十二)(第1/4页)  养生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达到周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做到了周礼,所有人都会称赞他达到了仁。修养仁德主要靠自己,难道还有靠别人的吗?颜渊说:请给我讲一下修养仁德的具体细节。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事情不要看,不符合礼的话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事情不要做。

    孔子的人生目标是克己复礼,恢复的礼是周礼,孔子为什么把周礼看的这么重要?周礼是让人养生的。个人的行为符合周礼是修养仁德的重要方式,自觉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远离不符合礼的东西,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非礼勿视c非礼勿听是对不符合礼的东西封杀,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c不听,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暴力文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法律都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法律限制色情和暴力内容的传播,实际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孩子经常会接触到暴力场面。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没有分类,没有因为有暴力内容而限制孩子观看,一些影视作品是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暴力场面十分可怖,孩子不理解什么是正义,学到了暴力。

    有些涉案剧采用纪实手法,从案件重演到案件侦破,暴力细节展现无遗。对还没有价值取向的青少年来说,易引起由好奇引发的模仿行为。卡通片中正义战胜邪恶的以暴治暴,有很多血腥的场面,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色情信息充斥在影视剧c音乐和广告中,很多广告都会使用美女形象,洗发水c沐浴露广告充满了美女出浴图。这些色情信息都会对本来还没发育成熟的青少年产生强烈刺激,造成不良的影响。

    现在传媒发达,家家有电视,人人有手机,路边有大型电视屏幕。这些对青少年有不健康影响的东西都不符合礼,要做到非礼勿视c非礼勿听真的是很难。

    现代人对生活细节过多的宽容,喜欢不拘小节。礼都被看做是生活细节,过多的不拘小节让我们离仁德越来越远。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每天出门要像接待重要客人一样穿着讲究,说话敬慎;役使老百姓要像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一样小心谨慎。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外面和人交往要让人愉快,在家里要让家人愉快。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按照您说的去做吧。

    这段话最出名的是中间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已经被刻在了联合国的墙上,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

    人与人之间大多数的矛盾冲突大多是因为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面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国与国之间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世界就真的和平了。

    会见重要的客人要穿戴整齐,这个大多数人都能做到。把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当做重要的客人来以礼相待,这是人们最欠缺的。人们总是把见到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对有的人恭敬,对有的人不恭敬,没有做到孔子讲的仁,这也是普通人和有仁德的人的差别。有仁德的人对所有的人都以礼相待,不分高低贵贱。

    使民如承大祭和老子讲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意思相近,和老百姓打交道要以礼对待,不能因为对方地位低就不敬重。统治阶级对老百姓的敬重程度决定了他统治的稳定程度和时间长短,政权的倒台大多是因为对老百姓敬重不够,不能让老百姓感到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