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顿兵坚城之下(第2/3页)  三国之赤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少暂时不是重点。

    ……

    现在的局势已经接近“明了”的情况。

    在兖州,刘备的军队高歌猛进,除了济阴尚存一些城池不听号令之外,几乎整个兖州,都重新被刘备收入囊中。所谓的十三路诸侯。只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少了刘岱、桥瑁、张邈、袁遗、鲍信五路。一口气降低到了个位数。

    再刨除掉在张飞的攻势下,看起来朝不保夕,内忧外患随时有可能暴毙的陶谦。实际上根本只是挂名参战。儿子在凉州被皇甫嵩教做人了的马腾。在庐江城下久攻不下,师老兵疲,一点用处都没起到的刘繇,还有干脆就是袁绍附庸的周氏兄弟。

    实际上,联军之中真正能战,真正起到了作用的,就只有三个人。

    孙坚、公孙瓒,以及身为盟主的袁绍而已!

    在190年的年末。天气逐渐转冷的情况下,公孙瓒在河北平原,与张郃、高览率领的冀州军展开了场场鏖战。

    在冀州主力部队大部分追随刘备南下的情况下、张郃、高览与冀州诸将深深地明白,如果野外鏖兵,自己绝对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因此选择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无聊,保守,但却有效的战术。

    在刘备给他们批示了“结硬寨,打呆仗”的话之后,张郃、高览以及麾下的大批冀州动员军户兵,在大河以北的利津渡附近广设营寨。再加上大河之上,刘玄德的水师掌握了主动权,所以,纵然公孙瓒再怎么强,无法渡河就无法进攻冀州。也就无法返回幽、辽。

    这让公孙瓒非常郁闷,却也无可奈何。

    他趁着刘备没有反应过来时,往大河以北渡过的部队,现在怎么看怎么像是主动送菜上门。

    仅仅不足一万兵马。尽管是适合骑兵驰骋的平原地形。但是因为冀州的基层组织非常好,坚壁清野的工作几乎一瞬间就完成了的缘故,所以根本找不到足够的物资补给。

    更糟糕的是刘玄德的军队在利津渡附近,建立了大量大大小小的堡垒营寨。都非常坚固难以攻破。加上冀州,邯郸源源不断输送过来的物资,强弩,弩炮等等,将这一万部队的生存范围渐渐地,一点一点的被压缩,损耗,士气低落。连带着大河以南的军队同样的士气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瓒的烦躁与郁闷可想而知。

    如果继续等下去,不会出现任何转机。只能等冬天,大河封冻之后,才能渡河驰骋。

    也不是没有人提过别的战术。

    比如说,借助这个机会分兵占据青州。乃至南下徐州……但是这个战术很快被公孙瓒否定。

    经过青州黄巾肆虐,青州地区几乎筹措不到多少粮食。也拿不到太多资源与好处。

    这种情况下,分兵攻占只是白费力气。即使是之前勉强守住了的东莱郡与北海国也是一样。

    那么还有另外一个战术。那就是向西推进,在攻破了青州以西的诸郡国后进入兖州。提前展开与刘玄德的最终决战。

    这个战术理所当然的也被公孙瓒给否决了。

    开玩笑的,刘玄德有多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有如此强势的刘玄德,他麾下十几万大军,背靠着关中洛阳与冀州,有源源不断的后勤物资补给。

    这种情况下,他一支军队孤悬在外,与刘玄德大军对决?

    如果赢了的话,也没办法彻底击垮刘备。刘备会东山再起,自己的实力会受损。便宜的只有南方的袁本初。如果输掉了更惨,一切就都完蛋了。

    所以他绝对不会在现在与刘备对决的。

    所以,现在能做的只有忍耐,十月,十一月,而后是十二月。大河封冻之后,他的主力大军便能跨过河水。再接下来返回幽辽之地。南下,将整个冀州吞入腹中。与刘玄德隔河对峙。这才是最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