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拨乱反正(第2/3页)  三国之赤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他环视四周时,没有一位大臣敢与他对视。即使是最近一段时间,蹿得很快,已经逐渐获得了党羽的王允。或者与袁氏一样,根基深厚的四世三公之一,杨氏如今的大家长司空杨彪,面对刘玄德时,都默默无言的说不出话。

    因为刘玄德说的道理实在无可辩驳。

    “嗯,那便这样吧。”

    最终,端坐在天子身边的太后何氏,满意的点了点头。

    从刘玄德慷慨的起身,一个人压住了朝廷衮衮诸公时,她的目光就一直,一直停留在他身上。

    而当最终,刘备毫无悬念的获胜后,何氏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切依云阳侯所奏。朝廷当于冀州力行新政,以为天下表率。倘若新政有得,则最终推行天下。

    又为能上下一心。冀州两千石以下诸官员任免之事,由云阳侯一言以决。诸公,还有什么话要说么?”

    “……”

    话都说到这里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么?朝廷诸公互相看看,默默无言。最后还是王允站了出来,弱弱的说了一句:

    “此举,不符合朝廷体制……”算是抗议。

    耳听得王允这样说,何太后一下子翻了脸色:

    “那袁氏逆党犯上作乱时,朝廷体制何在?!倘若朝廷体制有用,我两位兄长怎么会死?!”

    这话说的声色俱厉,一下子将王允镇住了,紧接着便诺诺无言。刘玄德的提议,以及一系列官员变动,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了通过。

    一方面,刘玄德对于冀州的掌控得到了巨大提升——甚至比起汉末,原本历史上的那些“割据军阀”更强。强大的多——

    汉末三国时代的割据军阀,诸州牧虽然理论上拥有全州的行政权力。但因为诸郡国长官,并非是他们任命的,并且诸郡国长官,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与极强的独立性。所以在很多时候,汉末初期,由州牧转变为“割据军阀”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地盘的掌控非常差。

    甚至很多时候,因为威望,以及更重要的,具体的利益的问题,得不到诸郡守,国相支持的州牧们,政令都出不了门。

    如同刘岱、刘繇兄弟,或者幽州牧刘虞那样。与下属郡国长官对立,甚至冀州牧韩馥,更是被被自己的下属的太守给篡了权……

    而在汉末割据后期,这个情况得到了一定解决。后期的割据诸侯们牵州连郡的,地盘都是从别人手里抢的,下属的郡国长官,或者是投靠了自己的小弟,甚至干脆是自己任命的。自然指挥得动。甚至连郡国长官的任免权力,都从中央转移到了地方。

    如同袁绍那样,愉快的自行其是,连州牧这样的大员都能任命了。

    但是他们对于自身的领地的控制,恐怕仍旧做不到如刘玄德对冀州一样强。

    归根结底,是因为世家的存在。

    为了获取当地世家的支持,割据军阀们必须要与地方世家分享权力……比较著名的如同荆州的蔡氏、蒯氏,还有徐州的陈氏那样。更不用提江东的那些混蛋们。

    即使是如曹操那样的枭雄,也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对于自己领地上的世家进行妥协。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割据诸侯,就好像一个“小东汉”一样。秉承了东汉的“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的“美好传统”。

    然而。

    现在。

    所有的一切约束。对于刘玄德来说都不存在——

    他依靠大批自己任命的官员,在行政与官府方面,最大程度的控制了冀州的官僚体系。

    同时又依靠经济,以及土地政策,最大程度的压制了冀州的世家。

    将这两者完全压倒的刘备,从事实上,完全的,彻底的,控制了整个冀州。

    他的政令,他的政策,他的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