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2/3页)  三国之赤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首先的一封信,是给他的老师卢植的。书信中说明了如今天子的情况,以及“未来恐有大变”的推断。

    再接下来,他略作犹豫,最终还是将他的全部计划都写在了信里,并且告知了这样做可能引发的后果:

    “如此一来,天下或有大乱。世家贵胄绝不会准许我等掌握权柄。到时,其人或归地方,或回家中……

    世家贵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关系盘根错节。若其不甘,很有可能会以‘清君侧’之名,与我等为难。届时天下必乱

    然即便如此,备仍欲一试指引备已无法忍耐,如今天下百姓苦难纷纷,备有一搏之力,或可将残民以逞之贼,天下蠹虫,世家贵胄一网打尽,还天下郎朗。如是,备当奋起一击!期望老师祝我一臂之力。”

    ……

    在将这封信写完后,刘备看着墨水干涸,而后将它装好,信封封口。再之后开始写第二封信

    这一封信,是写给如今在并州地区的董仲颖的。

    同样,信件的开头寒暄一番,而后将如今洛阳的状况写明:“如今天子如是,朝中恐有大变,此正英雄用武之地!仲颖兄天下之雄,备欲与兄长共大事,富贵共有之!”

    在写完了这封信之后,刘备思索一二,而后暗暗叹了口气

    他相信,如今的董卓,绝对不只有他一个渠道,能知道如今的洛阳动乱。

    同样的他也知道,就算是自己不招董卓来甚至的甚至,就算没有任何人招董卓入京,董仲颖仍旧会来的。

    ……

    就像是之前说的一样,董仲颖在数十年的,漫长的战争生涯中,已经练就了一种惊人的洞察力。能够从纷乱的战场上看出敌人的破绽,争取胜利的他。也能在政治的战争中看穿破绽,攫取到果实

    就好像在这之前,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做的一样!

    无论如何,董卓入京是必然之举!这样一来就有两种选择。

    第一,是与董卓联合,第二,是与董卓为敌!

    ……

    倘若与董卓为敌。则对刘玄德名声略有损折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失去董卓这个还算不错的朋友,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袁氏掌握中枢权力,就成了必然之事。

    与董卓不同。袁氏根深蒂固,掌握中枢权力必然更加深入,必然更加恐怖,也必然会导致中国,无可逆转的坠入世家政治的恐怖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固然,在最初,刘备会获得一点酬劳,作为他支持袁氏的代价。然而在这之后呢?在这之后,袁氏有可能无条件的信任他?有可能会执行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吗?

    开玩笑,当然是不可能。而且绝对不可能。

    而且在那之后,刘玄德如果想要叛乱,将要面对的,很可能是一个拥有大义名分,整合了天下大部分世家之力,实力膨胀到难以想象的,以袁氏为首的世家集团。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以刘玄德的实力,也很难将他们击败

    这意味着一场更大,更混乱,更动荡,持续时间也更长的可怕内战。

    “成功的概率更低,而且,造成的破坏很可能也更大。”刘备这样思考。

    ……

    再接下来,倘若与董卓联合,则董、刘两家必能稳固朝政在原本的历史上,董卓单枪匹马便坐到了这一点。而再加上刘备与他手里的西园禁军,那局势更可以稳如泰山!

    只要董卓为刘玄德盟友,则刘备必可实现之前对曹操所说“三年之内,攫取大权”的誓言。

    同时,以董卓与刘备的关系,以及董卓本身权力的不稳固,他会更加依赖刘备,也更加信任刘备。刘备的权力,以及实力,将大幅度膨胀。甚至可以成为董卓控制的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