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另外两个同盟的封赏(第2/3页)  三国之赤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婆就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计算一下日子,好像有点儿……

    当然了,这里不排除晚产的可能。但如果这个孩子也像是历史记录的那样,眼珠子发绿,头发发黄的话……那么……

    前世,或者之前刘备跟孙坚不熟悉的时候也就算了。但现在刘备和孙坚的关系这么好……这种事情就不好不管对不对?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这个还真不太好管。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儿如果你直接跟人家说的话,自然就是不太好。如果真出了问题,孙坚或许不会感激刘玄德,反而会生刘备的气呢。

    所以刘备只是旁敲侧击正好,他们大败叛军,里面有不少西域俘虏。

    在对待这些外族俘虏的问题上,刘玄德做到了一视同仁。不管大小,统统丢到了矿山里面去进行劳动改造。

    当然刘备也给过他们机会了但这些家伙一个两个,不知道苏格拉底也不知道亚里士多德。更不知道数学,几何,天文学与航海知识。虽然有两个对着刘备大声喊,他们读过荷马史诗来着。但这对刘备没有一点卯月。

    所以,这些俘虏的作用,就只剩下一个了。

    “啊,你看,这些胡人都是眼珠子发绿,发蓝的呢,文台。”

    在与孙坚愉快的交谈时,刘备三不五时的和孙坚探讨了一些人种方面的不同。以及朴素的,父母基因遗传决定孩子的容貌等等理论。

    “再接下来就看你自己的了,文台啊文台。”

    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对得起朋友的事情,刘备心情好了很多。

    ……

    另一方面,董仲颖非常愉快的获得了一个让他惊喜的任命那便是并州牧

    是的,他董仲颖这一次发达了。成为了汉末,自冀州,幽州之后的又一个实权“州牧”……尽管并州之地荒凉的要命,人口数量甚至不如内地一个富足大郡多。但是他似乎与刘备一样,将并州牧,当成了一种混资历的必要途径……

    至于原本的并州刺史……那个家伙是叫丁原还是叫什么。刘备并没太在意这家伙的去向。反正无论历史上还是演义里,这家伙都只是个死跑龙套的。不值得在他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

    与开开心心,尚且不知道文士究竟有多厉害的去颍川上任的孙坚不同。董仲颖是知道好歹的人。

    他上任之前,就拉着刘备的手,对着刘备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话。主要就是诉苦

    并州作为边地,承载着极大地军事压力。

    北方的游牧民迫于公孙瓒辽东军的压力,不敢靠近东方。也因为这个原因,以并州为分界线,并州以西的游牧民族目前主要是鲜卑诸部的活动力度,比历史上强了许多。

    对于一个内地都叛乱频繁,自顾不暇的帝国来说,边角之地的收缩,乃至抛弃,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今的并州就是这样。并州北方的大片领土,目前已经从事实上沦陷。

    ……

    而除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之外,并州内部面对的压力同样不小。

    并州的东南方向,便是巍巍太行山脉。如今在这片地区,大批的黄巾残党,山贼,以及流民们不断聚集着。

    这便是原本历史上的所谓黑山贼,以及白波贼。

    尽管因为并州是个非常荒凉,没什么油水,所以这两批打着黄巾旗号的叛贼的主要掠夺目标,也是东南方向。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巢穴,从理论上说处于董仲颖的管辖范围之内。

    身为并州牧,董卓执掌并州军政大权。他又与孙坚一样,是个“粗鄙武夫”来着,朝廷里有的是“正人君子”左看右看都觉得他不顺眼的呢。倘若被他们挑出些许差错。一个革职……到时候董仲颖是听话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