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最终抉择(第2/3页)  三国之赤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已——谁不知道中央集权的好处?谁不想要自己的中央禁卫军实力天下无敌?

    但是不行啊。没钱,没资源,没兵员。甚至,地方郡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

    这种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增强地方实力与自主权了

    “也就是说,我要是拿到征西将军的职务,可就算掉到坑里了。”刘备这样想: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我想要拿到那些朝廷供应的物资的话,至少,在朝廷里的人脉与影响力要达到之前张温的水平才行以我目前的实力,根本办不到这件事。

    那就只能依靠袁氏了。”

    想到这里,刘备彻底放弃了“征西将军”这个诱人的选择。无论如何,他不想要成为袁氏的傀儡。就算这个傀儡披着无比华丽的外衣。

    更重要的是,在三年后的巨变里,自己倘若征战在外,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做出选择的话,很可能错过许多重要的事件,以及抉择。

    刘备不想等着事情发生,不想等着天子刘宏死后的一系列动乱自行发生,自己只能被动接受。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要近距离的观察,判断,乃至参与其中。

    一方面,是尽可能的为自己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他也要更进一步的观察,以及思考。要见证这个曾经如许伟大,辉煌的帝国的末日,以及进一步确认,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曾经伟大的帝国走到了当今这步田地。

    “也就是说,宿卫兵统领,这个位置很好。”刘玄德心想:

    “这个位置距离更近,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个位置拥有足够多的兵力。”

    ——想当初,在历史上,董仲颖义无反顾地前往洛阳时,他身边有多少军队?

    真的。

    不多!

    五千人——

    最初,董仲颖到达洛阳的最开始,他手上只有五千兵马而已!与原本的宿卫兵,所谓西园八校,也就是袁绍c曹操手中的军队相比,并不占据任何优势。甚至因为是外来者的关系,状况上处于劣势。

    在朝廷上,董卓几乎找不到支持者。而在外界,董卓同样没有太多支持者——与之相对的,反对董仲颖的人却遍布朝廷内外。

    外部,并州刺史丁原虎视眈眈。内部,原本的宿卫兵统帅袁绍c曹操也对董卓心怀不满。

    然而,就在这样内外交困,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董卓硬生生凭借手里仅有的五千兵马,完成了对朝廷的控制——

    通过白天入城,夜晚回营,循环往复的方式吓阻袁绍。

    通过收编何进c何苗部曲的方式壮大力量。

    通过收买吕布的方式,他击垮了最大的外部威胁,扩充了自己的控制范围。

    就这样,最终,董卓凭借手里的一手烂牌,硬生生扭转了局势。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由一个武夫出身的良家子,一跃成为大汉帝国首屈一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想想看,这其实还挺励志的,不是么?

    “但是,倘若在仲颖入京时,他面对的人中多了一个我,又当如何呢?”

    刘备思考着这个问题——一个崭新的,可以改变历史的转折点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以目前,他对董仲颖的了解来看,董卓并非那种残暴非常的疯子。最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中是否有隐情。又或者,这一切只是因为袁绍私人利益作祟?

    如果自己在中枢的话,历史是否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转变呢?

    “只是,郡守,两千石的资历如果不要的话,又有些可惜”

    刘备想了想,然后嘴角上翘,露出了笑容。想来是有了主意。

    他看向了曹操,这样对他说道:“我决定了,孟德,我选择郡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