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历史的宿命(第1/2页)  三国之武神智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将军,这里就是石门道了,魏将军在前方二十里处占据道口,扎营等候。”在一处狭窄隘口,副将勒马向张郃道。

    张郃身披甲胄,打马在前,环顾了一眼四周山势,叹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次踏足蜀地,这里地势险恶,若非姜维设计诈降,恐怕光是进驻道中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副将笑道:“枉那叛徒费了许多心思,疲兵之计不成,又白白将天险拱手相让,致使我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进入汉中,真是自作聪明。”

    的确,如此顺利就突破石门道完全出乎张郃的预料,按照他安插在蜀军中的其他内线回报,汉中都督魏延一向奉行的都是“重门”之义,旨在将拒敌于外,利用山川天险为屏障,待敌粮尽自退的办法。

    而姜维位在魏延之下,理论上并无权擅自篡改魏延的布防方针,但他非要自作聪明,设诈降计诱张郃,结果被识破后,反白送了一个隘口予魏军。

    此时此刻的情景,与当日街亭别无二致,一样是山川险要中的出入口,一样是被自作聪明得拱手让人,即便是连张郃这样年过半百的名将也不由得发出“为何上天如此眷顾”的感慨。

    “传令全军,速速进谷,与前部汇合!”

    张郃很快下达了命令。

    殊不知,这句话并没有让他踏入汉中,反倒将他引向了另一条

    不归路。

    ——

    “报告将军,敌军入谷了!”

    就在姜维和马瞬二人对话的时候,斥候来报,两人不约而同地爬向崖边,向下望去,只见魏军青黑色的甲胄汇成一条逶迤的长蛇,在谷中向前流动。

    “来了!”

    马瞬心中渐渐开始紧张起来,对他而言,只是尽量复刻还原了诸葛丞相第四次北伐撤退时,在祁山道木门谷的那次袭击,但能不能击杀张郃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他正在做的是一件历史上不曾发生过的大事!

    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埋伏在山崖两侧的汉军终于看到了自己的目标,那个被万军簇拥的曹魏大将——车骑将军的张郃。

    那股令人望而生畏的气势,以及头顶的“张”字大纛,令姜维和马瞬同时笃定了那人的身份!

    “贤弟,是否发计?”姜维发问道,毕竟献此计者正是马瞬。

    马瞬紧紧攥这拳头,他现在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的判断,这不仅是基于后世的史料,更是他在当代从丞相、恩公处学习到的兵法经验,在心中默默祈祷上天保佑后,他的目光逐渐坚定起来:“想来当年落凤坡,蜀将张任伏击庞士元之时,也有过这般复杂心境吧”

    虽然历史上庞统是死在了雒城的流矢之下,但是马瞬依旧不自觉地想起“落凤坡”的演义故事。

    随着思量渐渐清晰,张郃的身影渐渐来到山崖下方,马瞬当机立断,一只手挥下。

    随之而来的,是一生炮响,再然后

    是地裂天崩

    无数檑木滚石从山崖两侧被凌空推下,向魏军狠狠砸去,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碾成模糊血肉。

    更可怕的是飞蝗一般的弩箭,这种被诸葛丞相改进过的连弩在此处发挥出了最可怕的杀伤力,普通甲胄根本无力抵挡这样密集且强劲的箭雨,无数魏军早在反应过来之前就被射倒在地。

    身在阵中的张郃慌忙躲避,但无意中还是被一支弩箭射中右膝,跌下马来,周围的魏军急忙一拥而上,护卫主将。

    “将军!敌袭!我们该怎么办?”

    眼见着在前头指挥的那名副将已被射成了筛子,军心大乱,一旁的兵士连忙向张郃请示道。

    “听我号令”虽然经过紧急包扎,但弩箭头上都被铸出了倒钩和血槽,鲜血依旧沿着伤口涌出,然后了外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