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见龙卸甲(第1/2页)  三国之武神智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先帝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先帝少时,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亭亭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帝尝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后值黄巾蜂起,州郡各举义兵”

    秋风时起,吹落了几篇枯叶,叶上犹自带着薄薄的微霜,昭示着建兴六年的冬天,或许会来得比往年更冷。

    天府城外,一处远离喧嚣的府邸内,追忆之语娓娓传来,声音虽然不大,语调也低沉平缓,却给人以直抵内心的穿透感,仿佛所述之事,所忆之人如在眼前

    马瞬在木桌上铺开了一张空白帛纸,皆是原先老者因军功所得的赏赐之物,宅邸里头还有很多,又得已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变得微微泛黄。

    马瞬手中提着一支毛笔,一面听着榻上老者的叙述,一面落笔在纸间记录着这点点滴滴

    没想到老者最后的嘱托,却是要马瞬将一些往事记录下来,老者的原话是:“自先帝登基以来,内忧外患频仍,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丞相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老夫随侍先帝,辗转天下数十年,昔先帝之音容笑貌,犹常在眼前,尝患后人不复知,就此成书,以拾阙漏,传诸后世,永记靡忘。”

    “数有战功,领平原相。郡民刘平素轻先帝,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时先帝为公孙瓒下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袁绍咳咳!”

    老者叙到一半,突然咳出声来,马瞬见状,连忙取了赶紧巾帕提老者擦拭口边血水。

    “恩公,您且稍歇,这段小子记得,说予您听”

    老者此刻已是双眼朦胧,恍惚不能视物,听马瞬如此说,缓缓地点了点头。

    “时袁绍与公孙瓒相争,绍将鞠义八百精兵,弩千张,号‘先登死士’,大破瓒于界桥,瓒孤身北蹿,绍使上将颜良文丑追之,及至功成擒瓒,却为一白袍银甲的小将所败”

    老者听罢,双目之中缓缓淌下两行热泪。

    马瞬似不觉,接着轻声叙说道:“后操击徐州,先帝欲往救难,问瓒借兵。瓒曰:‘愿予君马步军二千。’先帝答曰:‘更望借赵子龙一行。’”

    说到此处,马瞬能感受到老者的身躯,开始微微震颤,老者的唇口微微张合,呢喃着念叨:“先帝先帝”

    “及先主为操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孤身纵胆,直透重围,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随先帝入吴,迎孙夫人归;先帝入蜀,又截江救回后主。刘璋降后,谏劝先帝勿以屋舍田地分赐诸将;东征之前,力劝先帝勿讨孙权”

    “好孩子,原来,你早已知晓”老者阖上了双眼,轻轻长叹道。

    “自打恩公将我领入家门时起,小子就知道,您不是邓芝将军”

    人这一生,有什么机会能够见到那些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大豪杰,能够与之交心,还能一起回想当年。

    马瞬想起这数月来与老者相处的点点滴滴,无从说起,却又溢满心头,他满怀思念不舍,却又无力阻止眼前的分别

    “恩公,您就是常山赵子龙”

    一时间,此间万籁无声,唯听得窗外隆隆雷声,一派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老者面露追忆,清晰而又模糊地回忆道:“常山常山,多少年没回去过了,那里处在群山掩映之中,及春时有酥雨暖风,值冬至则白雪皑皑有时候我还是会想起在山上锄田舂米的时候,那时陪着师父,一顿饱饭足矣,如果不是后来下山,遇到先帝,我不会知道,原来天地这么大”

    马瞬轻声问道:“那您,怪先帝么?”

    “怪?”老者面如淡金,双颊澄澈莹润,微微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