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大浪淘沙(第1/2页)  蛮族战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类的历史,也在大江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它在找寻什么人,或者是在向我们诉说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金朝必亡之局,宣宗时代虽已铸定。

    但哀宗为君十年,苟延残喘,不图远略,坐失时机,决策失误,包容奸佞,用人不当,作战不利,一再逃跑......

    就如其自诩,身无大过大恶,但是为何要做亡国之君,饱受后人争议?

    其实做人,不做国君则无妨,倘作为乱世之君,既没有力挽狂澜之力,亦没有颠倒颓势狂澜的志向和才略,最终便只配做亡国之君。

    认识不到这点,还以为历史对其不公平,有君如此,金朝焉能不亡?

    如果他有汉武帝的备战雄心,也有强大的将领同心辅佐,朝野上下、内外齐心,远离小人涉政,励精图治,发奋图强,那他还有至少30年的国运。

    金哀宗在位的十年间,曾经竭力组织力量抗蒙图存,这符合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胜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战局有所好转。

    但是这都是表面、系流与形式,没有具体的格局和体系形成。

    当时的多国混战局面,他系无能,亦无法挽救,当时金朝在历史久远的国家战乱中的经济、政治上的全面崩溃。

    基于这一点,他需要时间来稳固政体的经济基础,重新需要组阁和推送新的战时经济政策,来拱卫军事的发展。

    他其实要打压旧的封建贵族势力,收缴和剥夺他们的贵族资产来充公,来打压各地诸侯的势力,来拱卫中央集权。

    可是他没有走这强势的战时策略之路,还是任由地方循着老套路发展。

    于是,各地军事势力事实都相互自保,直到一个个被蒙古大军击溃。

    这一盘散沙的格局,即使综合起来强大,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阻遏生气勃勃的蒙古政权的猛烈进攻。

    再说,金哀宗毕竟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武君主,因此,等待着他的,只能是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惨结局。

    完颜阿骨打在主持统一女真各部,领导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辽时,就是在构建一个永久的帝国。

    但是他的理想,他的作为,他的一种事实并没有被其子孙所学到。

    他的富国强兵,励精图治的精神,并没有被其子孙所事实传承下来。

    但是就在这区区100年里,金朝人迅速的学会了中土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做派,在经历人生的所谓享乐此后,忘记了历史的最初。

    毕竟人时猴子变来的。

    它不会对别人的教训做出更多的总结,也学不到什么叫经验和教训此后,它最终导致了命运的悲催。

    我们看看秦王朝此后逇汉朝末代皇帝,隋朝的,还有唐朝的,再看看这个时期北宋的末代皇帝。

    他们都具备一种共性,为人的劣根性,就是不求进取,只求偏安。

    在伸手得美食,伸腿得华服衣衫时,一个人它还能追求什么?

    所以一种腐烂,随之而来,它无所不侵蚀,无所不包含。

    人非圣贤,所以它最终还是堕落了,沉沦了,家族,也随着没落了。

    富不过三代,贫穷不过三世。

    人类在不断的演绎,在不断地推送这个事实,但是我们真的有人停下来,回望过去,得到了教训没有?获得了经验没有?有没有人生我的感悟,和一种觉醒?

    这,即是我们传承文化,顺延历史的一种必须。

    未来,我们将如何演绎?

    这是我对幼子拖雷的一种提问。

    是每个王族,侯爵,领了封地各自下去再细分给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