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3 章(第1/4页)  沙漠里捞出个娇小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候好自己的这位救命恩人。

    那时她刚刚诞下太子,虽是喜获麟儿,终究是意难平。她嫌贺喜之人吵闹,疲于应付,他便下令皇后抱恙,坤宁宫宫门紧闭。

    不知从何时养成的规矩,只要谢公公在,其余宫女都不用在殿上伺候。他虽不通文墨,但她每每舞文弄墨,却偏也只要他在。他觉得自己挺幸运,每次不仅能白得来好多当朝皇后的真迹,还能看到她难得的真心笑容,回家收起来,定要好好珍藏。

    后来,坤宁宫中渐渐起了流言,说皇上半年才来一次,谢公公每每在寝殿却伺候一整日。他知道了这种流言的存在,杖杀了几个多嘴的宫女,却也不得不重新为她着想。

    除了在坤宁宫内当差,他开始频频出现在乾清宫、司礼监,宫人都说谢公公是要准备高升了,没人知道他的初衷只是想在皇帝身边多替皇后说说好话而已。

    终于,谢公公要调去司礼监当差的消息传到了她的耳边,她边写字,边云淡风轻的问。

    “其实娘娘爱好书画,同陛下爱好金石,本可协调为一体的。”他是这样答的。

    她掷了笔,将一副刚写好的《春江花月夜》丢给了他,冷冷道:“公公明日可直接去司礼监,不必再来坤宁宫伺候了。”

    他笑着收了字藏在了怀里,还要像真被她放去高升了一样的高兴,用一把沙哑的声音,可劲儿的高声道:“奴婢,谢皇后娘娘知遇之恩!”

    自那之后,她又有了三皇子,稳坐后宫;他渐渐爬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再没有人敢谈起他当年在后宫当差的往事。

    他们终究还是能见面的,只是即使在人后,也再没了从前那种模糊不明的东西,毕竟一国之母和一个奴才,实在不该有什么不分明的。年岁就这样慢慢的流去,他们自此都不复当年了。

    沈芳年听着这断断续续的讲述,叹了口气,后面的事,她大概能猜到了。

    “义父,外面凉了,扶您回屋睡吧。”眼看谢崇礼已经讲倦了,谢扶住了他。

    谢崇礼双目微张,已经是半醉半睡,紧抱着那盒子却不曾放手。沈芳年见状扶住了他的左臂,一同送他回去。

    谢崇礼略微醒过来一些,转头对她道:“明日独行……天凉加衣……照看好自己。”

    她点了点头,自己也不知道为何的眼眶湿润。“多谢义父关心。”

    ☆、湖光山色

    十月,沈芳年一行人先行回了南京。踏入家门的那一刻,满堂黄金银杏叶便惊喜了她的双眸。

    进门第一件事,写了两封报平安的书信,每一封都夹一片金灿的扇形叶子,一封送至京城,另一封送至凤阳。

    三日后庞英送来回信,谢在信中说他们已经在凤阳府落脚,一切顺利,相信打点一番便可返回南京。另外还提到从外宅中整理出的那笔银钱,义父吩咐,已经以为贵妃祈福的名义,捐给了京郊各寺庙、保育堂等处了。

    她合信微笑,掩盖着自己的期盼,在南京旧宅中安然等待。虽然谢不在,她倒也不无聊,今日去书市挑一车书回家装点书房,明日去布庄裁布准备给自己和谢制新衣。时常还会被邀请到隔壁的周府,同周夫人一同分享新购得的珠钗头面。

    直到南方原本温润的天气骤然转寒,谢终于回来了。没有嫌弃他带来的这股寒意,她一个飞扑表示欢迎。他亦投桃报李,用亲吻表达着自己的思念。

    直到她喘不过气,才被放开。面对她投过来的询问目光,他回以四个字:“一切安好。”

    先帝的四十九日丧期已过,百姓自然对一位庙堂之上的人物没有多少切身的感情,到了年下,终于四处又开始张灯结彩的热闹起来。

    谢府也不例外,不用主人cāo心,秋瑶、银绫等人便将府内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