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6 章(第2/4页)  正说司马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轻人极大的发展空间,想当年晋愍帝登基时(公元313年),中原告急,司马邺命琅琊王司马睿北伐,无暇北顾的司马睿给了祖逖一千人,对他说:“我手头能用的就这么点人了,你先拿来应急,渡过长江后自行筹措兵马粮草吧!”司马睿没对祖逖抱什么希望,言外之意是:能打到哪算哪,死不了算你小子命大!祖逖二话没说,带领这一千人自京口(今属镇江)渡过长江,船只经过江心时,他指天为誓:“我祖逖若不能收复中原,永远不回江东!”祖逖渡过长江,暂驻淮yīn,他一面招募兵马,一面建造军需工厂(司马睿没发武器铠甲),在极短的时间里招募到两千多士兵,随后移师芦洲(今安徽亳州),在这里,他整编了张平、樊雅等人的流民军,对抗后赵。

    祖逖的强项是随机应变,他从不执着于一种方法,而是根据形势迅速改变原有的策略,让自己的军队能够在大风大浪中适应环境。在石勒攻打段匹时,祖逖已经收复了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后赵的都城就在河北襄城,祖逖军队可朝发夕至,这令石勒极为头痛。石虎率大军屡次讨伐,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祖逖不是据城固守就是搞背后偷袭,很少与敌军正面jiāo锋,石虎一介武夫,岂是儒将祖逖的对手!所以往往是大军行军途中,一个部将气喘吁吁地跑来告他:“将军,我们的运粮部队被祖逖那厮偷袭了!”“将军,我军的前锋中埋伏了!”……石虎灭不了祖逖,祖逖的实力也不可能打到襄城去,一来二往,两军就这么对峙下来。石勒实在没办法,就写信与祖逖jiāo好,请求双方互市做买卖,祖逖以不回信的方式默许了,于是乎,祖逖手下的一万人(打了六年,从一千人发展到一万人)全体改行做了商人。

    胡人之所以与汉人打仗,目的也只是为了获得汉人的商品,其实商品完全可以通过做生意获得,做生意需要花费金钱,但这总比豁出xìng命要好多了吧。北方战马膘肥体壮,南方稻米满嘴生香,祖逖的大军源源不断地从江南运来大米、丝绸,转瞬之间变成货真价实的战马、盔甲。祖逖不但会打仗,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他以高出南方市场十倍的价格卖给胡人,赚了不少外汇。胡人对钱没什么概念,以前这些东西都是拿命换的,而现在只用那些冰冷的黄金白银就能换,还以为占了多大便宜。祖逖文章写得好(“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带兵打仗也不差,和平时期还能创外汇,果然是难得的全能型人才!祖逖军就这么一天天壮大起来,而且是在后赵的眼皮底下,这从根本上遏制了石勒大军的南下,为司马睿平定江东创造了极佳的外部环境。

    看到祖逖的军队越来越发展壮大,司马睿心里有点不放心了,他害怕祖逖将来会尾大不掉,于是打算事先对他进行牵制。到了北伐第七年,司马睿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等六州军事,兼领司州刺史,地位在祖逖(豫州刺史)之上。戴渊年轻时以抢劫为业,后来打劫陆机时,被狠狠地训斥了一番,戴渊幡然悔悟,拿着陆机的推荐信过江投入琅琊王军中,由于司马睿的影响,此人对北伐一直不感兴趣,祖逖担心戴渊对中原的局势不了解,但也毫无办法。司马睿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对祖逖猜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祖逖战斗力极强的北伐军对抗荆州的王敦。祖逖不知道,这只是司马睿战略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将刘隗任命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军事,这样就从两翼牵制住王敦,可事实上王敦最忌惮的是祖逖,而非戴渊或者刘隗。正在此时,祖逖得到一个消息,王敦和刘隗结怨,国内恐怕会有灾难,祖逖一来担心北伐大计,二来担忧国内政局,逐渐忧郁成疾,两个月后于雍丘(今河南杞县)病逝。

    60 王敦之乱启祸端

    古时候两兄弟的最佳权力架构就是一人在朝廷做官,另一人在外面带兵,两者相互呼应,比如王敦是丞相王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