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6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鸿章冷冷地听着,翁同和却不时微笑地点头。

    侃完之后,康有为递给李鸿章一封文书,说是呈给皇帝的。光绪拿到康有为的文书,看得激动得热泪盈眶,康有为提出了一揽子的计划,最后还说自己实在不忍心看到崇祯吊死煤山的事情发生在今天,所以斗胆写下这些激烈的言辞。康有为这话如果是对朱元璋说的,搞不好是满门抄斩。

    然而,光绪看到这样的话不但不觉得冒犯,反而认为康有为这个人赤胆忠心,不顾个人生死。“这样的人正是朕需要的人才啊!”光绪在心里感慨。

    光绪决定,无论如何都应该召见这个人。

    1897年6月15日,康有为赶往颐和园。第二天,光绪在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康有为在前去觐见光绪的路上,碰上了当时掌握军权的荣禄,荣禄一向看不起康有为夸夸其谈的姿态,含讥带刺地说:“先生一肚子墨水,请问有何救国的良策?”

    康有为不卑不亢地说:“只有变法。”

    荣禄冷笑一声:“变法说得好听,但一两百年流传下来的祖制,能够说变就变吗?”

    康有为终于愤怒了:“杀几个一品大员,就可以变了。”

    荣禄一听,心里大惊,你这人要是得势,只怕我们这些元老们都要遭殃了。

    光绪接见康有为后,君臣二人立即产生了共鸣,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事后,光绪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并授予他专折直奏的特权。光绪就召见康有为这么一次,以后也没有机会召见,他们一直是通过奏折联系。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维新变法。这份诏书是维新派和慈禧太后妥协的产物,但无论如何是一个进步的兆头。

    维新有点肾虚

    百日维新就这样开始了,发布了维新诏书,光绪就跑到颐和园里向慈禧报喜。

    慈禧似乎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是面带微笑地点头,悠悠地说:“变法固然是好事,但是有三件事千万不能忘了。一、变法不能cāo之过急,任何事任何决策要深思熟虑之后才能行动;二、万变不能离其宗,再变也不能变天,不能变了江山;三、要多用那些老成持重的老臣,不要轻信那些哗众取宠的小臣。”

    光绪唯唯诺诺地点头,心里却很反感那些守旧的老臣,特别是像李鸿章这种。光绪很明白,自己要站稳脚跟,必须提拔一批自己的人,除了康有为之外,还有后来的戊戌六君子。

    光绪得到慈禧的允准,将康有为的册子复印多份,每个大臣发一份。这次改革可以说是非常激进的,几乎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经济改革有七十多项,政治改革有九十多项。

    说实话,这么多新政接二连三地出台,就是连光绪自己都觉得眼花缭乱。看到这么多新政同时出台,慈禧感觉越来越悬,她担心的就是光绪的莽劲。

    做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就是爽,四天后,光绪罢免了对新政说三道四的礼部官员。要知道,慈禧在此之前叮嘱过光绪,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必须由自己裁决。听说光绪敢私自罢免二品以上官员,慈禧很愤怒,光绪心里开始感到害怕。

    慈禧决定给光绪一点颜色看看,慈禧首先免去帝师翁同和军机大臣和内阁大臣的职务,让荣禄取代翁同和。这一招非常yīn狠,翁同和是帝党的核心人物,罢免翁同和等于是给光绪来个釜底抽薪。

    慈禧此举给光绪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震慑,他很担心慈禧接下来会搞掉自己。光绪紧急召见谭嗣同,让他将自己的困境转告康有为,让康有为出谋划策。康有为对光绪很是忠心,听说皇帝的困境,立即想办法,最后想出了四个主意:一、学习日本的明治天皇,皇帝应该在全国选一些忠心耿耿的勇士,由皇帝亲自统领,这些勇士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