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1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战略部署的目的。

    杨秀清也知道北伐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所以要通过机动作战打乱清军部署,防止清军的散部队集结成大军团。

    随后,北伐军进入山西境内。咸丰大怒,下令逮捕直隶总督纳尔经额。

    听说太平军进入山西,巡抚哈芬立即跑得不见踪影。咸丰又很愤怒,下令逮捕哈芬,但没人能找到哈芬。如此一来,山西境内等于是不设防,北伐军在这里纵横驰骋,极少阻滞。城池一座接一座被攻破。如果北伐军在山西能树立良好军纪,将这里当成北伐的一个暂时大本营,也许北伐的结果就完全两样。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在平阳城,守城的一个清兵开pào打死了林凤祥的一个旗手,而这个旗手恰恰就是林凤祥的老乡。林凤祥非常愤怒,破城之下,下令屠杀全城百姓。疯狂到这个地步,能不覆灭吗?

    北伐军由于缺少一个素质高的领导,军纪混乱也是意料之中。李开芳和林凤祥都是粗暴的武夫,不太懂政治,所以群众基础比较差。听说太平军来了,百姓纷纷逃亡。此时,人数虽然有五万,估计很多人都是勉强加入太平军的。

    穿过洪洞后,北伐军进入了直隶省,扑向天津。才十几天的时间,北伐军就一路攻城略地,距离保定只有六十里。消息传到京城,皇城里zhà开了锅。城里的有钱人纷纷出逃,咸丰也做好了逃亡的准备。

    危亡关头,咸丰作出部署,命惠亲王绵愉为大将军,和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胜保等人合力保卫京城。

    胜保是满洲镶白旗人,曾考中举人,但天生对军事感兴趣。胜保虽然是满人,但最崇拜的偶像是岳飞,这个武痴还打算在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结果刺完“精忠”两个字就刺不下去了,太痛了。至于报国两个字是用红笔写上去的,每半个月上一次色,起保鲜作用。在被咸丰委以重任之前,胜保一直生活在幻想中,受够了同僚们的嘲笑。

    这次终于能够一展平生报复,那肯定是拼死卖力了。

    近代人物中,胜保最崇拜年羹尧。他说话做事经常模仿年羹尧的风格,甚至连生活细节都模仿年羹尧。如此一个人,很难让人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但清军将领的素质实在太低了,胜保好歹是一个急切渴望施展才华的人,只要敢打敢拼,慢慢就能打出经验,说不准真能成为一代名将呢!

    九月二十五日,北伐军打到沧州。沧州知府沈如潮站出来,招募三千乡勇,严阵以待。北伐军完全没有料到沈如潮是一个勐人,这天清晨大雾弥漫,北伐军前锋前进的时候忽然遇上了沈如潮的军队。北伐军很奇怪,这些人不守城,出城来干吗呢!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杀了过来,沈如潮的部队对地形很熟,也习惯了大雾天气,很快就杀退太平军的进攻。

    最后北伐军集合全部兵力围攻沧州,终于拿下这座铁城。为了泄愤,李开芳和林凤祥下令大肆屠杀,虽然没有杀光全城的人,也杀了上万人。

    攻克沧州后,北伐军扑向白洋淀。去过白洋淀的朋友知道,这里四处环水,很适合打水上伏击战。北伐军陆战能力不错,水战正是软肋。果然,第一次进攻北伐军就损失五百人,而守军无一伤亡。

    北伐军几次进攻先后被挫败,只好退到静海。此时,北伐军在军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攻打天津,应该是可以拿下的,天津的防御力并不强。

    机会稍纵即逝,没多久,胜保和僧格林沁的军队已经抵达天津。清军仓促过来,军容不整,辎重在后。李开芳和林凤祥如果在这时候来个突然袭击是很容易击败支持的清军的,可惜他们还是没有这样做。也许他们是吓怕了,一直守着静海,坚守不出。就这样,眼看清军在天津城周围集结。

    其实,清军是有很多破绽的,首先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