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6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来的不速之客

    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它(清政府)唯恐外国人会支持大部分中国人在被鞑子征服后那段时间里所存在的不满情绪。”

    马克思的话说到了点子上,清政府对西方人了解越多,对他们传播的那一套东西就越恐惧。资本主义如果再加上民族主义情绪,绝对是洪水勐兽,这种担心并不是毫无道理的。清政府对外贸通商限制重重,就是为了防止中国商人和西洋商人接触过于密切,被西洋那一套“污染”。

    当时,西方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他们到中国来并非是用一种彬彬有礼、公平竞争的姿态,更多的是咄咄逼人的殖民姿态。对于中国市场,他们有极强的占领yù望。加上他们有坚船利pào,无疑会对中国形成一种很强的政治压力。

    当然,清政府的姿态也是相当强硬的,从康熙以来一直如此。到了道光年间,帝国虽然衰朽,但是对于西方的蔑视还是非常明显的。

    英国可不管中国的情绪,他们始终为打不开中国市场耿耿于怀。1834年4月22日,这一年是道光十四年,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在对外贸易上的无能非常不满,解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特权,决定在外jiāo部增设一个驻华商务监督部门。

    当时,英国急于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决定不顾中国禁烟令,将鸦片再次大规模地输入中国市场。通过鸦片走私,英国在很短时间内就扭转了贸易逆差,在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中,鸦片贸易总额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对于英国来说是好事,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首先是人民健康受损,其次是白银大量外流。

    白银外流的结果是银贵钱贱,国库更加空虚,财政更加困难。银贵钱贱会导致民生更加凋敝,因为老百姓通常是用铜钱jiāo易,但是缴税的时候必须把铜钱换成银子,由于银子价格看涨,以前一千个铜钱换一个银子现在可能要一千六、一千八,无形之中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农民的负担因此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农民负担加重又会导致国内市场萎缩,老百姓没有余钱用来消费。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林则徐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人物。林则徐曾上书道光:现在江南一带商业日益疲软,细查暗访之下才知道,百姓的钱大多用于购买鸦片了。

    也正是在林则徐的强烈坚持下,道光下令大力禁烟。

    经济的损失还在其次,鸦片对中国人最直接的危害是侵蚀人的精神和ròu体。吸鸦片的人越来越多,颓废之风越来越重,许多官员加入吸dú者行列,官风日益倾颓。当官的吸dú,难免会贪污渎职;百姓吸dú,肯定没法从事劳动生产。到道光十五年(1825年),保守估计,全国吸食鸦片的人达到两百万。

    最可怕的是军人吸食鸦片,军队是最讲究纪律和斗志的,一支充满烟鬼的军队还能称为军队吗?能指望这些人保家卫国吗?

    林则徐发出疾呼:再不禁烟,国家就要亡了!

    虎门销烟

    道光元年(1821年)就开始禁烟,不过力度不大,没有多少效果。

    道光九年(1829年),制定了更为严厉的禁令。外国商船进港后,必须写明“并无夹带鸦片”的字条,jiāo给洋行的商人,随后,经过海关查核,确实没有鸦片方可放行。这些禁令有用吗?有,但是作用不大。道光比他的前辈们下的禁烟令都多,但偏偏道光时期鸦片走私最为严重。

    当时朝中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吸食鸦片的都是游手好闲之徒,这些人吸食鸦片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多大的损害,这派人过分强调鸦片贸易造成的白银流失问题,主张中国自己种植鸦片,不从国外进口,这派人物以许乃济为代表。还有一派坚决主张禁烟,认为鸦片非禁不可,要严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