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9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常感动,就把赵玉麟留在身边,盛情招待。赵玉麟从他口中得知,他来京城是为了陪嘉庆到木兰围场秋。

    秋时,蒙古王爷带上了赵玉麟,由于平日沉溺于酒色,骑shè技术一塌煳涂。而赵玉麟自幼习练过骑shè,shè箭百发百中,蒙古王爷非常高兴,心想这下有人代替自己了,不用在嘉庆面前丢脸了。

    秋之前,嘉庆召集大家先练练箭术,这天,蒙古王爷和赵玉麟互换了服装。嘉庆点名让大家shè箭时,赵玉麟百发百中,迎来一片赞扬声。

    接着,赵玉麟策马在校场上士,跑了两圈后,拉弓shè向嘉庆。嘉庆冷不防,眼看就要命毙于此。这时,一个侍卫冲上来推开嘉庆,那支箭擦伤了嘉庆的耳朵。

    赵玉麟一看没shè中,立即策马逃跑。等到侍卫们追上去的时候,赵玉麟已经跑得不见踪影。赵玉麟下落不明,据说有人看到他和珍儿往北方驰去。

    这个故事正史没有任何记载,只能当做野史奇谈来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编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对嘉庆很了解。

    第九章 嘉庆猝死之谜

    皇上在重病之中,热河上空雷声隆隆,电光jiāo错,让整个热河行宫笼罩在一片恐怖而神秘的气氛中。大家似乎都预感到将有大事发生,这一次皇上应该是凶多吉少了。嘉庆的面色在电光之下显得更加苍白,一片死气,嘉庆知道自己逃不过这个鬼门关,无力地招手。大家知道,他是想安排后事。

    难得奢侈一次

    嘉庆之死又是清廷的一桩悬案,用暴毙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从发病到死亡前后只有一天。嘉庆死后,各种流言纷纷而起,有人说嘉庆是痰塞气管窒息而死,也有人说嘉庆是跟太监厮混的时候被雷电噼死……

    嘉庆到底是死于何因?还是让我们从他六十大寿说起吧!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是嘉庆的六十大寿,也就是古人所谓的甲子之年。经过二十多年的辛苦,帝国终于安定下来,各方面也正在恢复。想到自己马上六十大寿,嘉庆决定得好好庆祝一下,这一次不能再节俭了。

    不过,嘉庆仍然非常担心奢靡之风卷土重来,为了避免内外大臣以祝寿为理由层层搜刮,嘉庆提前一年跟他们打招呼:“来年就是朕六十华诞……只是现在吏治不纯,民风未正,朕心怀愧疚。况且朕天xìng崇尚节俭,来年仍不举行烦琐的庆典仪式。通知各省,所有的金玉器物一概不准进呈……”

    尽管嘉庆希望在最大限度内保持节俭,但对于这甲子寿诞还是相当重视的,六十岁相当于一个甲子周年,所以嘉庆在诏书中暗示: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即使不能办得过于奢侈,至少也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嘉庆还打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以此来彰显自己的皇恩也是相当浩dàng的。

    嘉庆会做什么好事呢?父亲乾隆就是榜样,乾隆六十大寿时曾普免全国地丁银两,至今老百姓仍记忆犹新。嘉庆当然也希望像皇考一样出手大方,让天下百姓称颂。但是,乾隆当时正值盛世之巅,国家富有昌盛,乾隆有这个本钱也有这个底气普免天下钱粮。但是以嘉庆治下的国力和财力,显然无法做到这点。

    做不到普免钱粮,嘉庆退一步,宣布免去天下历年的欠粮,合计起来也有两千多万两银子、四百多万石粮食。那些没有亏欠的省份岂不觉得有些冤枉?嘉庆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四川和贵州两省没有积欠,特免除这两省第二年税收的十分之二。

    从嘉庆的所作所为看,他非常希望给后人留下明君的形象。普免积欠,是一件让老百姓感恩戴德的好事,让很多人摆脱了困境。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初六,正是嘉庆的六十大寿。虽然嘉庆事前不让宫中举行盛大烦琐的典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