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8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是公布了内心的秘密,也就是永琮是他内定的继承人。永琮是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这样一来大家知道了,原来这乾隆挑继承人只会从嫡子中选。

    永琮夭折后,乾隆沉痛地说:“本来从来没有立元后嫡子继承大统的先例,朕打算走先人没有走过的路,求先人不能获取的福分,这是朕的错误啊!”

    乾隆坚持要立嫡子,恐怕还是一种思想的偏见吧!在他看来,只有嫡子继承大统才功德完满。当然,乾隆的元配富察氏确实是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富察氏的曾祖是大清的开国功臣,家世显赫。身为皇后,她不崇尚奢侈,反而非常节俭,喜欢用花草作饰品,不喜欢珠光宝气的东西。她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连皇太后钮祜禄氏也对她赞扬有加,甚至对其他妃嫔生的孩子,富察氏也极为爱护。有这样一个贤惠的皇后,乾隆非常满意,赞扬说:“朕能够专心于国事,全赖皇后的帮助和支持。”

    两个嫡子夭折,乾隆非常悲痛,欣慰的是,富察氏仍然年轻,身体也还好。正所谓,青山就在宫里,还怕没柴烧吗?富察氏,你一定要再接再厉,朕是不会改变立嫡决心的。

    乾隆公开说过这话:“选择继承人第一考虑的要素是嫡出,而不是年长。在嫡子原则上是立嫡长,而不是嫡贤。”

    两个儿子先后夭折对富察氏打击非常大,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她一病不起,溘然长逝。

    对于富察氏之死,乾隆自然是痛不yù生,悲痛的还有很多人,但也有一些人非常高兴,譬如乾隆的长子永璜。永璜认为,皇后去世后,也就没有嫡子了,在所有兄弟中自己居长,皇位理当属于自己。永璋的想法跟永璜很接近,只是没有永璜那么快乐而已,毕竟永璜才是长子,估计皇后死了,也轮不到自己。但是,永璋对皇后之死漠不关心,这一点跟永璜倒是相似的。

    两个皇子的心理应该说是正常的,可惜城府不深。

    乾隆看到他们对皇后之死不哀且乐,将他们狠狠地臭骂了一顿。皇后丧期过后,乾隆对两人的愤怒不但没有平息,反而逐步升级。乾隆骂他们的行为不堪入目,如果将他们的不孝行为公之于众,在世人眼里他们简直是人渣(“伊尚可忝列人世乎?”)。

    如果乾隆只是痛骂他们,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他们的政治前途还是未知。但乾隆彻底断了他们的前途:“大阿哥是长子,三阿哥也稍长,如果能够安分守己,至少也能做个贤王或者贝勒。可惜,你们怀有异心,不自量力,日后必定兄弟相残。”

    说到这里,乾隆想起雍正年间兄弟相残的事件,突然变得歇斯底里,吼道:“与其将来让你的兄弟杀你们,不如朕现在就亲手解决你们!”

    乾隆当然说的是气话,但是两个皇子早已吓得浑身发抖。乾隆的这番话不仅断送了两个皇子的政治前途,也给他们的人生蒙上了一层yīn影,他们担心将来随时有可能被新君杀害。

    永璜受此沉重打击后,很快就病倒了,最后一病不起。乾隆亲自过去探望,永璜流着泪说:“儿子不孝,不能送父皇。”乾隆也悲痛万分。不久,永璜去世了。乾隆知道,永璜之死自己是有责任的。

    乾隆悲痛之余,追封永璜为定亲王,以亲王之礼安葬。随即对群臣下了一道死命令:“今后谁若提立储之事,立即正法。”

    立储bào冷门

    二十五年之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乾隆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沉寂了这么多年,乾隆又重新提起了立储之事。他亲手写下皇子的名字,放在“正大光明”牌匾的后面,想必这时候的乾隆不得不佩服老爸雍正的智慧。

    到底谁是继承人呢?这个问题像谜一样笼罩在帝国高层。

    有人猜测是皇四子永,因为在有资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