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3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神入化。康熙很好奇,让人去请这个人。

    密使回报说:“王zhēn rén练的是先天贯通三教的套路,没有勉强造作的劳苦,纯粹以自然无为存神顺化为根本,似乎是一个真正的zhēn rén。但他说口诀不能轻易传,需要皇上下圣旨,才能传。王zhēn rén说,有慧根的人很快就入道,资质中等的需要十来天,资质下等的也只要个把来月。我们细查他的言行,考察他的举止,确信这个人有真功夫。只不过因人资质不同,需要试了才知道。”

    康熙批道:“知道了。王zhēn rén的真传,朕会留心的,但有些犹豫。朕政务繁多,担心入道之后,误了正事,你们找两个人先试试,看看情况如何。”

    后来,两个太监练这个功夫,感觉效果还不错,刚开始时眼前一片空明境界,过了一段时间觉得有大片黑色和黄色的气体在jiāo战,此时腹中有暖气升起,然后纯黄色的暖气竟然源源不断;几个时辰后,身心仿佛进入了晦冥状态,似睡非睡,但又明朗如初,这就是道教中的杳冥境界。

    我们不知道康熙有没有练这套功法,但是很显然,康熙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对道佛之事完全不感冒。

    “大内密探”江南织造

    要想了解这些“大内密探”,我们先讲一个发生在康熙三十七年的故事。

    这事发生在苏州,一个身份卑微的家仆孙云带着一帮地痞流氓,闯进苏州一个绅士的家里闹事,后来又在街上众目睽睽之下殴打该绅士。这个绅士叫陆经远,是一个有来头的人。他本人是康熙二十一年的进士,当过知县、御史、国子监丞、通政使等官职,虽然说不上是什么高官,但起码是朝廷的正式官员。而且此人的舅舅是当朝大学士徐元文。

    肇事者不过是一个家仆,居然敢打这么有来头的人。这让人好奇,更让人好奇的是案发后,地方政府居然没有立案,而是互相推诿,观望四方。

    可见这个家仆的背景也不小。后来,苏州织造出面,羁押了肇事者和地痞,官府才敢立案。

    案件一审,才发现那个家仆是苏州织造府内司库的一个家奴,他的主人是李永寿,李永寿是苏州织造大人李煦的亲戚。

    家奴最后被治罪,不过李永寿一点事都没有。

    李煦给康熙上了一道奏章,说:“李永寿系包衣下人,不思安静谨慎,仰报皇上洪恩,辄混买无赖之徒,平日不能教训,临事不能约束,以致殴官抄抢……”

    我们注意到,在李煦的奏章里出现了“包衣”这个词语,其实,这正是地方官府不敢给李永寿治罪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包衣呢?说白了,就是满人的奴隶。

    有人更奇怪了,奴隶不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吗?身份不是更低微吗?如果这么想就错了。早期包衣的身份确实很低,他们大多是战争中被俘的人,当然也有少数因为赤贫而自愿为奴的人。奴隶的命运是很悲惨的,一天为奴,终身为奴,而且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为奴我们同情还来不及,怎么他们会享有那么多特权?这恰好说明了理论和现实是两码事。

    在1620年左右,满人将包衣纳入旗下,并设置了军制,包衣直接受皇帝或亲王控制。包衣的后代因此成为皇帝家奴,这就是曹寅和李煦家世的渊源,曾经赫一时的荣国府说白了以前不过是家奴。

    曹家祖先是在1621年沈阳沦陷时沦为包衣,李家的祖先要晚二十多年,后来这两家都归属于正白旗,成为内务府包衣。

    祸福相依。本来做奴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戏剧化的事情出现了,由于这些家奴跟皇室的关系特别近,久而久之,他们的地位比八旗中的自由人还高。他们长年待在皇帝身边,很容易被皇帝视为亲信。皇权是一项孤独的事业,历代皇帝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