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1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四川时,给四川巡抚年羹尧送了厚礼,在江西时给江西巡抚佟国送了大礼。那意思仿佛是给这些人通气,告诉他们胤祉就是未来的继承人,你们以后要多多支持他的工作。根据规定,阿哥跟地方大员来往,地方大员必须登记,然后上报朝廷。但地方大员都没上报,显然是不想得罪胤祉。所以孟光祖活动了几年才被康熙发觉,接下来是我们熟悉的一幕,孟光祖被正法,地方大员要么革职要么降级,但也到此为止,不会追查到胤祉头上。

    由此可见,胤祉是有政治野心的。雍正继位之后,也因此指责过胤祉,说他以储君自命,觊觎大位。

    太子复位

    康熙万万没有想到,废掉太子会惹来这么多的麻烦。

    储位问题让康熙头脑紧张,想到这个问题,他本能地感觉到一种恐惧。但是这个问题迟早都要解决,谁能帮自己呢?

    康熙想到了久违的老臣李光地。李光地是汉人,跟索额图和明珠不一样,他是凭着自己的实力爬上来的,一路中进士,点翰林,做到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还曾担任过太子的老师。

    康熙与李光地的关系就像刘邦跟张良的关系一样,李光地不是一个权臣,而是一个有智谋的大臣,所以他们君臣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

    在要不要杀掉胤和胤的问题上,康熙就咨询过李光地的意见。李光地说,废黜太子囚禁胤都可以,但是杀掉自己儿子的行为却万万不可,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不祥的事情。

    康熙把自己的困境都坦然告诉李光地,说储位未定,阿哥们个个都蠢蠢yù动,不立储不行啊!要立储的话也不知道立谁。

    李光地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是皇帝家事,发表任何意见都必须特别小心。

    看到李光地不说话,康熙只好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全都说出来:“之前朕所以废掉太子是因为太子看到自己兄弟死了,冷漠无情,毫无关心之意。二来也是因为太子最近暴虐无常,完全丧失了心智。不过,现在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了,都是大阿哥在后面搞鬼,让太子中邪了。这次找你来呢,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立储的问题。”

    李光地听出来了,康熙的言外之意是想复立胤。对于中邪一说,理学出身的李光地当然不相信。李光地郑重地说:“我现在身居高位,鬼物都不敢近身,何况是二阿哥这样尊贵的人。邪魔之说,皇上万万不要相信。”

    李光地的言下之意似乎是不主张复立胤。

    康熙假装没有听出来,问道:“如果不是邪魔,又是什么呢?”

    李光地说:“人xìng。人的地位一旦尊贵无比,就容易产生骄纵的情绪;日子过得安逸了,就容易放纵。骄狂放纵的日子过久了,人的神志很容易昏聩,听不进去别人的任何话。一旦在这种状态中沉湎久了,就很容易改变人的xìng情,让人狂妄自大,是非不分。”

    康熙当然不愿就这么放弃胤,他问道:“二阿哥还能改过来吗?”

    李光地以前做过胤的老师,对胤很了解,他说道:“要他变成一个正常人,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要付出一些代价,除非二阿哥能够清心寡yù见心明xìng,不要再过那种糜烂的生活。只要他心境淡泊,时间长了,自然能恢复本xìng。”

    康熙点点头,不过似乎没有听进去,对这种比较玄妙的东西,这位现实的皇帝并不是特别上心。他说道:“朕想再让二阿哥当太子,结束众皇子们明争暗斗的局面。”

    李光地听了显然不太赞同,但他不好正面反驳,只说:“二阿哥的病需要时间调养,不可cāo之过急。”

    康熙说要立谁为太子,谁都无法阻拦,他这次召李光地来,更准确地说不是为了征求李光地的意见,是希望李光地把复立胤的信息传递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