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人,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能搞出什么名堂来,最多不过在边境一带打家劫舍,暂且由他,迟早会算总账的。

    国家已经创建了,怎么治国呢?努尔哈赤治国有什么特色吗?

    努尔哈赤提出了一个口号:“君明臣良,同心共济,秉志公诚,励精图治。”从这个口号中我们能看出领导的治国方略,转译一下就是:“我一定要努力做一个贤明的领导,在我的贤明领导下,如果还有哪个臣子不贤良,那真是对不起我啊!以后大家要和我一条心,一心为公,励精图治把后金国建设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是跟天命作对,跟天命作对的下场大家应该很清楚。”

    努尔哈赤的思想总的来说就是:君德、臣德。臣德就两点:努力工作,忠诚。

    努尔哈赤辛勤了一辈子,就是为了有一天端掉明朝这个庞然大物,所以他忍忍忍。他要灭掉明朝不光是因为明朝杀了自己的祖父和父母,也是因为明朝腐化堕落,让他看到明朝灭亡只是迟早的事。

    第十一章 高举反明旗帜:七大恨

    从此,明朝和后金的关系发生逆转,曾经的孙子变成了大爷,曾经的大爷变成了孙子。明朝变成防守的一方,后金变成进攻的一方。

    七大恨

    努尔哈赤用了两年时间秣马厉兵,一边磨刀,一边叫明朝爷爷。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点兵十万讨伐明朝。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征讨明朝呢?

    第一个原因是努尔哈赤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兵器库里面的兵器已经塞满了,攻城的器械也都造好了,兵士们也训练得差不多了。

    第二个原因是明朝的政治越来越腐败,边疆的防备越来越松弛,墙上有裂缝了,推倒墙就容易得多。

    第三个原因是努尔哈赤已经基本稳定了后院,统一了女真族,把内部的反对派清洗得差不多了。后方稳定,前线无忧,努尔哈赤可以放心地打了。

    第四个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后金国遭遇了天灾,到处是饿殍和乞丐。努尔哈赤非常担心,再这么下去,国内估计有人造反了。努尔哈赤也算是了解历史,他知道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往往是在灾荒的年份发生的,灾荒之年社会矛盾往往会濒临一触即发的顶点。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后金,努尔哈赤果断地选择了转移国内矛盾,将矛头直指明朝,发布了所谓的“七大恨”。“七大恨”的内容无非是:一、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祖、父;

    二、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三、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四、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

    五、叶赫由于得到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六、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七、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努尔哈赤这“七大恨”成功地将女zhēn rén的民族情绪引导到明朝身上,既转移了国内矛盾,又缓解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压力。在“七大恨”中,叶赫老女给了努尔哈赤一个好借口,叶赫老女虽然死了很多年,但依然有利用价值,这就是努尔哈赤厉害的地方,他不光善于利用活人,也善于利用死人。

    这“七大恨”不过是车轱辘话,绕来绕去就一个意思:明朝,我看你很不爽,要找你麻烦。

    皇太极计破抚顺

    对明朝的战争正式开始了,在努尔哈赤的计划里,首先是拿下抚顺、清河。

    在进攻抚顺之前,皇太极出了一个鬼点子,得知抚顺的一个守将李永芳在四月初八这天要开马市,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皇太极建议派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