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死一个使者,换一个开战借口(第2/3页)  风起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律达鲁便大大咧咧的来到了赵良嗣家,直言粮仓大火便是他的安排。倘若赵家娘子肯遂了他的意,保证赵良嗣没几天就能出来。

    老赵家九代单传,赵良嗣此时亦未诞下子嗣。为了不让老赵家绝后,走投无路的赵家娘子也只能忍辱答应下来。

    当天晚上,赵家娘子羞答答的来到耶律达鲁府上时,等待她的却是满脸淫笑的耶律达鲁以及七八个狐朋狗友,外带为了羞辱赵家娘子而特意从青楼召来的两位女支女。(扫黄打非,此处省略五万字。)

    事后,饱受凌辱的赵家娘子自觉无脸见人,一根白绫了结了自己。又怕死后变鬼也被人认出来,给祖宗蒙羞,上吊之前又用刀子自己划烂了自己如花似玉的脸庞。

    受尽折磨的赵良嗣从大牢出来后,回家见到的却是挂在自家房梁上冰冷的妻子尸体。家破人亡,身负奇冤,赵良嗣便抱着自己妻子的尸体到处告状,结果又差点死在公堂的板子下,幸亏有几位同窗相救,这才逃得一命。

    到了此时,赵良嗣这才明白,耶律达鲁身为辽国宗室,辽国哪里有衙门敢给自己申冤?要想报了此仇,必得先灭了辽国方可。

    自己力弱,要灭辽国,便只能借助外力。此时北面金国已经兴起,可惜那群蛮子只喜武将,不好文人,想必不会大用自己。于是赵良嗣只得九死一生的逃来宋国,意欲借宋国之力灭辽报仇。

    赵良嗣还沉浸在往事之中,书房内却走出一位亲卫,来到赵良嗣面前,开口道:“赵先生,大帅有请!”

    来到书房内,童贯亲自来到门口迎接。二人见礼后,童贯便吩咐亲卫搬来了座椅。赵良嗣告罪后,斜着身子坐了下来,开口道:“此次出使人员中,还请大帅再加派一名亲信。”

    童贯便开口道:“仲亮此言何意?”(赵良嗣字仲亮)

    赵良嗣开口道:“昨日下官所献之计,其实并非一箭双雕,实乃一石三鸟,背后却还有一个用意。”

    童贯便开口道:“愿闻其详!”

    赵良嗣便开口道:“倘若下官猜测不错,大帅此次北伐,最为头痛的不在招降,亦不在争战,而在于师出无名,不知是也不是?”

    童贯哈哈笑了数声,开口道:“知我心者,唯先生而已。辽国君臣,以吾观之,不过豚犬而已。肯降则降,不降则杀。只是这开战的名头,确实让本官有几分为难。官家的意思是不能招降则全师而还,本官的意思是不能招降则挥军北上。此事若是没有合适的借口,只怕不好向官家交代。”

    赵良嗣开口道:“倘若辽国杀使呢?”

    一听此话,童贯顿时坐直了身子,紧盯着赵良嗣开口道:“仲亮此话何解?宋辽两国相交百年,从无杀使故事。”

    赵良嗣笑了数声,开口道:“使者不求死,自然不会有杀使故事。倘若使者自己一心求死,又当如何?故此下官进言大帅另派一位亲信一同出使。”

    童贯闭目思索了半响,突然睁开眼睛,抚掌大笑,对着赵良嗣开口道:“仲亮果然妙计。只要使者凌辱辽国君臣过甚,不怕辽君不杀使者。杀使乃大仇,如此一来,便有发兵攻打南京的借口,事后对官家也能交代过去。”

    虽说曾叮嘱张宪面对辽国君臣只可用刚,不可怀柔。不过以朝中文官那软趴趴的性子,只怕再刚也刚不到哪里去。另派一个武夫进去就不一样了,武夫中有的是不怕死的货,只要这货敢于指着耶律淳的鼻子骂娘,不怕辽国不杀自己的使者,死一个使者换来名正言顺的开战借口,划算!果然妙计!

    突然又想起一事,童贯便赶紧开口道:“听闻耶律淳为人软弱,倘若不成又当如何?”

    赵良嗣便开口道:“无妨,此事必成!辽国南京之中,耶律大石c萧干二人同操权柄。如今耶律大石已经移驻白沟河,想必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