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齐国起五都之兵伐燕(第1/3页)  赵武灵王英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齐国境内,无战事之忧。齐国临淄也是平静祥和。闲暇之时,齐王田辟彊辗转来到稷下学宫,便听闻讲师孟子刚为学者上了精彩的一课。众学子离开后,田辟彊上前拱手道:“闻先生之讲义,寡人收获颇丰。先生乃当世宿儒,纵观四海天下,没人能与之相比。”

    “王上抬爱了。”孟子拱手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不敢居高。”

    “先生过谦了。”田辟彊道:“今日来此地,一则是看望先生。二则是请先生为寡人解惑。”

    “王上有惑,我若能解,必当竭尽所能。”

    “先生之所学,天下人人皆知。先生若不能帮寡人解惑。”田辟彊对着左右笑道:“天底下便没有人能替寡人解惑呢?”

    “王上之言,愧不敢当。”孟子再拜道:“不知王上有何疑惑,需要我解。”

    “何为贤君。”

    “若为布衣之士,以诚、孝、仁、礼、智为贤;若为大殿之臣,以忠、孝、诚、礼、智、才为贤;若为人君,当辨忠奸、亲贤臣远小人、为天下谋福、治国兴邦为贤。”

    “何为明君。”

    “一则,乃开疆拓土,奠定千秋基业之君。二则,继承守业,开创盛世之举。三则,承天命于宇厦将倾、社稷飘零的衰世,励精图治、中兴之主。四则,虽没有开创国家,缔造盛世,也没有中兴国家,但巩固了身后国家的待兴之主。若君兼有其一,是为明君。”

    “贤君与明君相比,哪一个更受后人尊崇。”

    “明君。”

    “何也。”

    “明君对外开疆拓土以强国,国强则民安。民安,则天下定。”

    “敢问先生,寡人是贤君,还是明君。”

    “王上安社稷、辨忠奸、亲贤臣,治国兴邦,为天下谋福祉,为大齐开创盛世之举。对外扬威诸侯,不被诸侯所欺。”孟子拱手道:“贤明二字,王上兼备。”

    “哈哈哈哈。”田辟彊大悦道:“父王给寡人取名辟彊,父王的意思既要寡人守住祖宗得来不易的千秋基业,也是激烈寡人开拓疆土,傲视诸侯。论贤明二字,寡人更喜欢做一名开疆拓土的明君。明君者拓土以强国,强国则民安。”田辟彊沉默少许,问道:“燕国之事,先生如何看待。”

    “逆臣子之篡夺王位,太子平归国重整纲纪。子之与太子平相互攻伐。”孟子道:“燕国动荡,王上出兵讨伐,这正是武王伐纣之时的大好时机,也是王上开疆拓土,树立千古美名之时。王上,千万不可错过啊!”

    众将也拱手道:“王上,先生说得对。我们趁这个机会出兵燕国,燕地便是我齐国的。”

    田辟彊沉吟道:“子之主政乱国。有的大臣劝寡人不要出兵燕国。他们说齐国乃东方强国。我国出兵燕国,诸侯国忌惮齐国的强大,便会联合起来干涉我国兼并燕国。齐国之力有限,是不能与天下诸侯为敌。有的大臣认为寡人出兵燕国,是拨乱反正,大义之举。也是齐国开疆拓土大好时机。先生,你怎么看。”

    “燕国未乱,齐国出兵。燕国上下视齐国为入侵者,必会齐心协力抵抗。”孟子换了一口气,“然,子之篡夺王位,而不安民。燕国之君,虐待臣民,百官离心离德。国人无不怨愤。王上出兵燕国,拨乱反正。燕地之民,不会认为齐国是入侵者。他们会认为齐国是乃拯救他们与水深火热之中。不但不会抵抗我军,反而会箪食壶浆、夹道迎接我国的仁义之军。果真如此,齐国的霸业可成。”

    “先生之言,寡人受教了。”田辟彊起身拱手道:“先生,告辞。”

    孟子起身拱手道:“恭送王上。”

    田辟彊回到宫中,田罂急色道:“王上,太子平派人向我国求助。”

    田辟彊急色问道:“燕国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