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第2/5页)  二重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于农村,终于跳出农门而进入大城市的儿女们,多半会有这样的经历,特别是第一次回乡,都感到家乡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而且奇怪自己当年生活于斯时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发现。

    到徐家岭村的路比较小,大部分路段容不下两人并排着走。这样一来,吴韵琛只得走在徐毓蓉的侧后方,尽量保持并排的状态;有时,徐毓蓉偏向了另一边,他只得挪移到另一边。她们有说有笑的。徐毓蓉指点着村村户户,向他介绍那些张姓c李姓c前的c后的“湾”,那些王姓c赵姓c远的c近的“岭”。吴韵琛看到许多人家场院上,在它的一部分区域,都整齐划一地种着一片树,树的间隔在一米多点,它们的大小在小碗口粗上下。他觉得这可能有某种缘由,他就向她问起。徐毓蓉笑而不答,只是说,你可能以后会明白的。

    路越走越小了,意味着快进村了。徐家岭村在这一带是个大村。徐毓蓉的家宅在村的西部分。她们穿过几乎整个村子,村民大多下地去了。推开家门——一般农家不常上锁——徐毓蓉搬过一只凳子,安排他坐下。她去告诉一下父亲,让他看着门户。屋前的场院上也培育着整齐划一的树林,格局与其它人家的差不多。树林中间正对着门的位置是一条有些宽的过道,树的外沿栽了一簇一簇排成一排的巴茅。他目送她穿过过道,她修长的身影闪过巴茅的空隙处。她回来时拿着一把芹菜和一棵很大的弥陀芥菜,显然她去过自家的菜地。她把几个土豆和工具交给他,让他干点事,自己又担起水桶出门去挑水。他注视着她在巴茅的空隙里走过。他刮着土豆,同时在想着她。“白茅纯束,有女如玉”,不经意间他在自言自语。他进而展开了思意,他产生了一种纯情。他希望诗句里的“白茅”真是巴茅——权当是的——场院边上的巴茅和巴茅空隙里的身影正是再合适不过的“情节”了,他自得其乐地这样想着。好像是故意要演示一下“玉女与巴茅”的情节,徐毓蓉担着水的镜头又出现了。她一手勾住扁担,扭动着腰肢,甩着另一只手。

    徐家一字排开三间正屋,中间是堂屋,东屋的后半间是老徐和她弟弟的卧房,前半间用来堆放杂物。西边这间屋也是一分为二的,徐毓蓉的“深闺”在后一半,前半间做了灶间。她率领他在灶间里忙作着,她麻利的动作加上平日里吴韵琛见到的她温婉贤淑的样儿,使她更加显得多姿多彩。徐毓蓉为了他,安排的是中午餐。按习惯,当地农村是一日两餐,第二餐要到下午后傍晚前才用。她的家人会特意回来和他一起用餐。她准备的几个菜是清一色的素菜,她想方设法调理出可口些的味道。炒土豆丝由鲜红的辣椒相伴,加入了糖醋;烧土豆块用了加喱;开水里烫熟的芹菜碧绿生青,淋上熟油,拌少许味精,再佐以刚才买回的瓶装酱油;一碗酱油糖醋烩芥菜;一道泡菜汤盘炒鸡蛋组成“镇桌之宝”。吴韵琛是不会做菜的,只能做她的下手,可是看起来他比她还要忙碌。他要按她的指示调整灶火,又要洗菜c递东西,真难为他了,可他却乐在其中。做菜做饭合用同一个锅,吴韵琛理解了她刚才做菜时为何那么一付急迫的样子。她下地去请父亲,吴韵琛按她的指点看护着灶火。

    饭局安排在堂屋里,多少也表明吴韵琛“地位”的“尊贵”。老徐在地头被突然告知有客人来家,而且是女儿的同事,是一位大学生,他心理准备是不足的。此时,在饭桌上面对着他,他还没有从这种不适应中解脱出来。

    “吴同志,你们公家人是正午吃饭的,今天上饭晚了,你饿了吧。”

    “伯父,我到您家拜访,我很愉快,我一点也不饿,毓蓉菜做得很好。”

    徐毓蓉给他们两人撙了酒,自己则以茶代酒。他们这一桌人就边说边吃了。

    “乡村里没什么东西,又没准备,怠慢你了。”

    “伯父,您不要客气,我要是讲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