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三章 新法起分歧(第1/2页)  帝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国彦道:“可不是,下官还特地赶过去瞧了一眼。确实有不少人在那抢购煤球呢,若不是差役去得及时,都快打起来了。”

    “真有那么严重?”

    张国彦忙详细向张四维解释道:“元辅啊,您老可能没留意,这藕煤球虽只是做得比较规整,又多了那么几排眼,看上去并不稀奇,但火力却一下子旺了许多,而且比柴炭都要耐烧,四五个煤球便能用一整天。煤炉子加上烟囱后,屋内再无一丝炭气,还能在上面烧水做饭,烤个饼子啥的,唯一的不便就是不能随意挪动。”

    张四维听罢,稍一回想,便感到确是这么回事,不由得连连点头。

    张国彦接着道:“如今市面上一百斤干柴要卖一钱五分银,一百斤上好的木炭更得卖半两银子。而一百斤煤,兑上黄土后连一钱银子都不值。”

    “那老李家的煤球卖多少钱?”

    “每百斤不到两钱银子,下官估算了一下,李家最少也要净赚四成。”

    张四维自己就出生于豪商世家,对于经营之道颇为在行,一听利润居然有这么高,顿时惊得倒吸一口冷气,讶然道:“竟能赚这么多?!”

    “正是。”张国彦点头道:“可即便他们家赚这么多,烧藕煤也还是比烧柴烧炭要划算。”

    张四维手里攥着没吃完的半张饼,低头在屋内来回走动,好一会才停住脚步,笑着感慨道:“想不到武清伯倒真是寻着了一门好生意啊。”

    “是,是。”张国彦赶紧连声附和,道:“他们家先前还是做了不少宣传的,连煤炉子都白送出去不少,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知道这东西好使的人家就多起来了。现如今连炉子也要卖将近一两银子一座。只不过多了几截烟囱,就比别人家的普通铁炉子贵了不止一倍,而且还有专门用来做饭烧水的土灶,也是烧这种煤球”

    张四维看了张国彦一眼,淡淡道:“你倒是了解得够细致呀。”

    张国彦一愣,干笑着道:此事关乎下官治下的民生,下官岂敢疏忽大意。”

    “呵呵,既然这煤炉c煤球有如此多的优点,可说是价廉物美,那就该得武清伯发财了,这也是愿打愿挨,各得其所嘛。”

    “元辅说的是。”张国彦忙不迭点头附和,却又道:“可这样一来,那些以烧炭,砍柴为生的小民,还有其它的煤铺,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不至于吧,你不是说他们家的煤球供不应求吗?偌大的京城,难道他一家就供得下?”

    “下官估计武清伯事先恐怕也没料到生意会好成这样,所以才会准备不足,但明年,后年,那就不好说了。”

    “明年?后年?难道”张四维刚想反驳,猛地想到还有专营法案这档子事,一时间竟是哑口无言,好半晌才问了句:“专营费交了吗?”

    “上个月的已经交了,下官粗略估算了一下,基本无误。”

    “按利润的三成交的?”

    “对,即便是这样,他们家还是有两成以上的纯利,这已算得上是一门很赚钱的买卖了,而且不用担心销路,做得出多少,立马就能卖出去多少。”

    张国彦心中预感到这事儿可能会惹出乱子,但他前阵子因为商税方面的事情已经被皇上狠狠修理了一番,而且皇上对于新推出的这项专营法案极为关注,他哪还敢胡乱出头,只得借故跑来张四维这里演戏,顺势向张四维详细汇报这一情况,希望能引起元辅的重视。

    张四维听完张国彦的述说,果然也很担心,并且马上就联想到专营法案很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类似的危机混乱产生,这都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必须赶紧找出对策。

    想到这,张四维扭头朝屋外喊了一声:“来人。”

    书办走了进来,张四维道:“快去把两位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