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八章 打回东北去(第2/4页)  二道贩子的奋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来感觉这样比较吃亏,干脆又给阿道夫和约瑟夫一家卖了一辆。

    既然日本人的阻力已经解决,杨丰自然就开始了炮台建设,很快一批德国工程师便被他用大力神从德国请来,然后就在大沽炮台原址上进行设计,杨丰还特意要求他们,在设计时最大限度考虑兼顾后方,从这里向西射击,基本上都能打到天津防线外围了,如果有人进攻天津,那就只好挨背后的炮弹了。

    “另外还有一点,北塘口的炮台要修在南岸,然后从我的私人码头,引出一条公路通到那里,这条公路要修得好一点,宽一点,双向六车道,我这个人有时候喜欢玩个赛车,这样就有专门的赛车场了。”杨丰一本正经地对负责建设的工程师说。

    他哪是玩赛车呀,这货准备弄几套车载反舰导弹,这东西打战列舰威力差点,打巡洋舰和驱逐舰还是很好用的,到时候沿着这条公路机动,配合一南一北两座炮台彻底封锁大沽口,然后让鱼雷快艇专门对付日本人的战列舰,不知道如果长门号沉在大沽口,日本人会不会如丧考妣。

    除了大沽和北塘两座炮台的建设,还有就是从天津往北,各处桥梁的建设,虽然他可以准备浮桥,但有桥梁终究还是方便一些,至于这些桥梁承重问题,当然最好能够在四十吨以上,要不然他的2c3很难在这一带活动。

    这种基础建设就完全不需要他管了,甚至连钱都不需要他出,各地政府出一部分,地方士绅凑一部分,平津富豪们支援一部分,简简单单就解决了,反正大家都算看明白了,以后平津这地方也就是杨丰和那帮资本家们说了算了,没看见黄委员长辞职以后,到现在南京都没任命新人?就连何委员长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不时往南京跑。

    基础建设好解决。可运输工具却让杨丰很头疼,他对这时候的卡车充满怨念,拉得少,跑得慢,还费油,价钱也不便宜。说实在的就连他贩卖的那些拖拉机都不如。

    可从现代买汽车同样不现实,技术跨度实在太大,他那辆沃尔沃用完后就只能锁起来,那东西和这时候的汽车比太过于科幻了。

    “要是有一种技术落后但却又非常实用的汽车就好了,关键要拉得多,拉十吨八吨货物,要能在沙土公路上跑起来,而且还要像拖拉机一样适应各种道路,哪怕是越野也可以。速度倒是可以不用考虑太多,能过五十就已经足够了。”抱着小熊猫,躺在金源大院内晒着太阳,多少有点晕乎乎的大脑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的形象。

    此物俗称四不像,理论上归于农用车范围,但常见于各处土方工程工地,样子简陋到极点。比拖拉机还简陋,任何看到它的人都不会把它与先进这个词联系起来。但这种不起眼的东西,配置好的却可以拉十几吨,四驱,足够的路面通过能力,这一点想想它的工作就明白了。

    “就它了,回去弄它几百辆。一辆好像也就几万块,以后往前线运输物资就全靠它了,甚至还可以光买发动机和主要配件,然后在这边自己生产,拖拉机都能造好了。想来这东西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杨丰感觉自己终于解决了现阶段中国的运输问题。

    “老板,那位汉斯先生又来了。”韩彩衣站在他身旁,小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呃?又缺弹药了,不是前些天刚给他们扔了一批吗?请他过来吧!”杨丰打着呵欠说道,为了每次那上万马克的赏钱,这个德国人已经成为了他和唐聚五的专职联络员。

    不过这一次唐聚五可不是来要东西的,他已经有点撑不住了,日军调动了将近四个师团的兵力,铁了心要毕全功于一役,唐聚五的五万抗联,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扎在脚心的一颗钉子,让他们每走一步都必须忍受钻心的疼痛。

    虽然唐聚五也算兵强马壮,既有杨丰手下的特种兵,又有董振堂这些游击战专家,弹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