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上海苏州杭州50(第1/2页)  叩响天堂的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相思

    古风桥,今风桥。古今风桥听钟声。

    钟声传悠悠。

    古寒寺,今寒寺。古今寒寺唱经声。

    经文唱千秋。

    唐朝诗人张继在天宝十二年中进士,但在科举落榜那年苦闷忧愁,散心游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枫桥附近夜泊在客船,听寒山寺里的钟声,于是诗人灵感迸发,写出了震响千年的佳作《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黄子修和炎姝女携手来到当年唐朝大诗人张继风桥夜泊的地方。

    “姝女,来,让我们俩个人站在这座桥的正中央,感受一下当年大诗人张继的落寞孤寂愁旅心情。”黄子修牵着炎姝女的手煞有介事地扮作古人长髯飘飘的样子说。

    “你永远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当年诗人张继的苦闷愁旅落寞失望心情,因为你不是当年的张继,就像书中所写的,彼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一样,人处的环境位置角度不同,自然就感受不到他人那种独特的思想视野和心境。”炎姝女分析的理性和客观。

    “姝女,走,我们下桥,上那边,那有张继的铜像,据说谁能有幸摸摸大诗人张继那只握笔的右手,平凡的我们也都可以才思敏捷能写出不朽的文章来。”黄子修牵着炎姝女的手,用另一只手指着桥下面与桥有一小段路程的大诗人张继的铜像说。

    诗人张继的铜像前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想摸一摸他那只握笔的手,好给平凡的头脑多些智慧之光,增长些才思。黄子修和炎姝女也在这众多排队想摸抚大诗人那只智慧之手的长队伍中。终于轮到了黄子修和炎姝女俩个人了

    “姝女,你先来,摸摸我们的偶像诗人这只妙笔生花的手,好让我们也在写文章时增加点灵感,多摸几下,就多些灵气。”黄子修等炎姝女摸完自己也连摸几下说。

    他们接着做着船穿行在翠绿的河水中,老师傅开着船,讲起了寒山寺的来历。

    “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寒山寺的起源的故事吧。据说,从前有名子叫寒山和拾得两个人,他们是俩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一个人来到寒山家里给寒山介绍一个女孩想成全他们一对好姻缘,可是后来寒山听人说,这个女孩原来是拾得相处多年的女孩,寒山苦恼万分,最后决定出家当和尚,但是在家的拾得发现寒山好久没来找他,他实在熬不住了,就跑来寒山家里,发现寒山留给他一封信,信中嘱咐寒山和那个女孩好好过日子白头偕老恩爱百年。拾得得知原来寒山是为这个原因出家的,于是自己也找到寒山削发为僧,后来他们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和合二仙“,人们把他们出家的寺院起名寒山寺,虽然历经沧桑变化,寒山寺几经易名,但中国人还是愿意把这个寺院称为寒山寺。也许是对这一对善人友人这伟大的崇高情谊深深鼓舞和影响着并且缅怀着。所以才喜欢称此寺为寒山寺。”

    听完了这个故事,炎姝女对黄子修说道:“真不知道是该称赞这一对名字叫寒山和拾得的出家人的千古友情呢,还是该惋惜名字称为寒山和拾得的一对好友他们的无情呢,把那么一个红尘中的绝妙女子就那么孤零零地弃之人间扬长而去,那么他们两个携手打坐念经时,是否想起了那个曾经埋藏心底的的妙龄女子,终老一生是何等悲惨呢!”

    “别替她担心了,反正我一辈子不会弃你而去,即便给我万里江山,我黄子修也不换你半缕毫发。”黄子修有些坚决地表着态。

    “一生很慢长的,需要用一生方能考量。”炎姝女放出一生的长线。

    “我对你的忠贞就像这姑苏城的”磐门“一样坚不可摧。姝女,你知道吗?古老的苏州城,最外围是那条联系内外的水域护城河,接着第二层便是那道外城墙,高大结实的城墙即便敌人打进来,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