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讨赵檄文(第1/2页)  林氏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感谢水浒群英传的打赏!

    “乃伪朝赵氏,其赵匡胤者,本后周太祖郭威麾下一马弁耳,世宗皇帝即位,不以其卑鄙,委以重任,倚为腹心;及世宗病重,乃临崩寄其以大事,擢升其为检校太傅c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提拔之恩,托孤之重,盖圣光普照之无余,恩比天高。

    然赵匡胤却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陈桥兵变,以大兵欺凌世宗皇帝托付之孤儿寡母,恩将仇报以极赵光义者”

    郓州城门前,一名梁山军的探子大声诵读着贴在城门边上的檄文,成百上千的百姓围着驻足倾听。

    良久,就听一名身形消瘦的少年扯了扯面前一人的衣衫道:“方五郎,这告示说的啥?我怎么有些听不懂?”

    那青年人回过头来,小声地道:“这有甚么难懂的,这就是梁山军想要造反,在这里说太祖皇帝得国不正,柴世宗临死前委任他当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就是把他当做诸葛丞相那样的托孤大臣,结果又说太宗皇帝毒死太祖皇帝是杀兄弑君禽兽不如”

    少年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劲爆的内容,一时都听呆了,过了半饷才傻了一般的问:“方五郎,那这告示说的是真的么?若是真的,那太宗皇帝还真不是东西”

    “不唯如此,赵光义平毁太原城,‘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尽焚其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第二年复又水灌太原城晋人之祖坟宗祠自此毁于一旦伤天害理,神鬼难容”

    河北道沧州,早起的人们也在城门口,大街小巷的墙壁,还有街道上发现了一张张张贴好的或者洒落在地的传单,所有的人一下就看呆了,整个城内一下就炸了窝也似,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沧州知州反应很快,立即关闭四门捉拿奸细,并且派人将城门口,大街上的传单都撕下销毁,但还是有一些传单早在这就被人偷偷捡去藏了起来。

    满城动乱中,一户人家悄悄关上了大门,年老的父亲叫来了儿子,从怀里掏出一份传单来,道:“三儿,你给我念念,这是甚么意思”

    “‘天道好还,国人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阿爷,这段是说老天是会主持公道的,善恶终有报应,只要人心顺应,哪怕是匹夫,也没有甚么仇的报不了的”

    读过一点书的儿子一点一点解释到这里,老人已是潸然泪下,那儿子小声道:“怎么了?阿爷。”

    好半响,老人才长长叹口气,悲愤道:“一百多年了,总算有人站出来要找姓赵的讨还这笔血账三儿,你立刻辞了这里的差事罢,我们去梁山!”

    同样的情景还发生在河北道的清州c莫州c霸州c河间府等地,雄州城内,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彪壮青年悄悄将一张传单折好贴身放在怀里,也开始收拾起东西来。

    不久后,青年背着包袱来到东家那里辞行道:“东家俺是来销账的,这两年来俺为东家充当护卫队长,当初说好的工钱是每次出关十两银子,事成之后一分的分成

    俺算过了俺存在东家这里的工钱还有一百八十多两银子,现在俺不想要银子,东家就把那匹大红马抵给俺吧!”

    那东家一听都愣了,好半饷才道:“李成,你不是在我这里干得好好的么,怎么说走就走啊?可是嫌我给的工钱太低了?”

    “东京你误会了,俺不是这个意思,俺是不想一辈子就做个跑私商的护卫,俺打算去从军,现在朝廷不是在打西贼么,俺打算东西北去一弓一枪博出个功名来。”名叫李成的青年解释道。

    见他说得坚决,那东家知道很难劝得回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道:“我说李成,你真以为在关西当兵是这么好当的,你又不是关西人,我可听说了,西军只收关西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