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17义兵的效应(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歌可泣,无数让人耸然动容热泪盈眶的事迹......震撼了天地,刷新了日月......那只军队才是具备打不垮的钢铁意志的绝世强军,亘古未有,甚至不可复制.....从此,中国人终于摆脱太漫长的陈腐传统,走上了焕发一新的道路........

    对宋江而言,他此刻能做的只有,逃,领头逃。

    身后的大阵已经被官军骑兵拦腰冲垮了,混乱一片,只有仓皇乱叫乱嚷,不可能支撑前部。

    官军骑兵已经轰隆隆杀透大阵,气势正盛,猛扑向南翼的二龙山骑兵。

    南翼的五百贼骑在锐健三将之一的薛亨带领下,照样不可能抵抗住冲击,最明智地选择了退避冲击,打不起反击,更不可能有心思服从宋江的幻想调遣勇猛杀向城下的步兵官军为二龙山勇取转败为胜的结局。

    这处情况下,能及时避开官军骑兵的凶猛快速追杀就已经证明薛亨的能力着实不错了......

    二龙山大军被拦腰截断,与宋江等头领被切断在前部的二龙山军兵力太单薄,在正面猛扑过来的官军攻击下也瞬间陷入崩溃,被箭雨杀得,头领们也只顾拼命护住自己,小兵哪可能有精神抵抗,弓箭兵只顾转身逃跑,早忘了以箭阻击这回事,其它贼众一样.......何况,官军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不止是三千怼宋江这的不到千把人的优势,城中又涌出了两三千兵力,这是义兵乡勇。

    欧阳珣当初遵从赵岳的计划,在为朝廷收地方的马的过程中也顺便强行推动宋王朝的军制改革,把内地各地方厢军总共裁减了近十万发配到无人的边关做屯田军,把这些闲得已经自动成为披着军皮专门为祸当地的这股最大祸国殃民的祸害群体大大削弱,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地方官府拥兵自重对抗中央的本钱。各州府的兵力大减,所缺的力量,采用百姓义兵乡勇的形式补充。

    这种义兵是由各村每年按人口比例推选不同的几名青壮轮流担任的,服役者所需的钱粮全部由本村担负,不需要国家花钱,如此配合裁军,大大减轻了朝廷养兵负担,缓解日益紧张艰难的财政状况。同时,本村百姓增加的负担也不重,甚至很轻微,不过是加了几口养的人而已,这对灾后为求安全而自动汇聚成至少有几百劳动力汉子的大村来说,真不算什么。这比国家强行多征赋税以养兵更容易让百姓接受,不会激起百姓的愤怒和反抗,有利于灾后人心不古的社会稳定。

    欧阳珣的这个军事改革,或者说是赵岳的这个裁军与义兵计划,是有多重目的的。

    朝廷没了灾后地方官府势力自动生成的威胁,有效扭转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对地方官府来说,有义兵填补所缺的维护当地统治的武装力量,只要不过分对百姓横征暴敛欺压凌辱虐杀,不激起百姓大规模民变,那么,这种结构的暴力武装就足够用了。

    义兵这活,百姓也很愿意干,不用种田劳累遭罪了啊,有村里养着,变相成为执法者,体面威风而且悠闲,灾后没强盗或大股贼盗可参与剿灭的,没危险,当义兵就是没事溜达......而且,义兵来自民间,对社会基层情况天然熟悉了解,本村或邻村谁是要盯着的坏蛋危险分子,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由义兵参与监控社会,这便利远不是单纯的官兵捕快能比的。

    同时,地方官手里少了能完全操控的正经兵力,也就缺了些耍官威权势肆意作恶的底气,为自己的小命安全着想,不敢过分剥民虐民,有利于灾后宋王朝在民心、经济等等方面的快速恢复,多点社会稳定与王朝生命力,能对抗辽国,不至于天下官员群魔乱舞,统治轰然崩溃。

    赵岳更想达到的目的是,通过义兵形式,让百姓,尤其是能打的青壮者能一批批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能有军队形式的作战和生存经验,同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