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52宋皇传统把戏(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然。

    如果说这只是曹文诏敏感多疑了,那么赵佶又一个针对曹文诏的任命就再清晰不过了。

    御马营副将,此次舍命救驾护国的大功臣风会,纪安邦的铁兄弟,被赵佶亲口任命为捧日军主将,再明显无比地直接向马军司掺沙子,而且是最大最能陷掉人或绊倒人的那种大沙子。

    捧日军是马军司中兵力最多,战马最好,将士最精锐的一部。

    风会若是和曹文诏不对付,曹文诏的马军司主将的位子就休想坐舒坦自在了。

    好在,赵佶还知道做事的分寸,清楚在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寒透了曹文诏的心,他还极需要曹文诏愿意忠心积极保他的命保他的政局能恢复到平稳,他并没有任命马军司副指挥使和空出来的副都虞侯进一步牵制和削弱曹文诏的兵权。

    如此,马军司只有都指挥使和同样是此次大功臣能臣的都虞侯秦良弼两位主官。

    实际上,赵佶现在手头上也没有他敢信赖的人可以安排到那两位置上代他监视控制曹文诏。

    毕竟,以往惯用的看门狗——勋贵将门,没法信任利用了。

    他只能如此先空着,也是种诱饵和对曹文诏的无形威慑:你若对朕不满意,朕就立马安排两副职进一步瓦解掉你的权。你若敢不老实,哼哼,就立马由风会取代你。没你的事了。你没用了。你就去死吧......老黄牛又怎样?再多功劳勤勉也照样白干....

    老黄牛,你就一直老黄牛下去,不要丝毫改变......敢变一点苗头,就万万容不得你......

    赵宋皇帝,包括宋太祖在内,就是这德行.....

    皇帝最关切最热衷的就是收拾忠能武官大臣,最怕的就是这样的大臣名声太好了,威望太高了,威胁到皇权,对马屁精坏蛋或废物大臣却是向来优容大度得很,不但允许其纵情腐//败和错误罪责一犯再犯,而且还总是关怀不尽体谅不尽,不干正事却官能当得大而稳当.....倍得宠信.....

    美名传史的宋太祖,所谓杯酒释兵权,不杀开国功臣,那不过是一种先解决掉诸功臣兵权的巧妙政治手段。等有威胁力的众将都主动放弃兵权了,下一步就好拿捏了,想怎么利用谁,就能怎样利用,想玩死谁,就能随心所欲弄死谁。

    历史上,宋国开国初期的十几位大将功臣,被宋太祖听到什么不好的风声或弹劾就会趁机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杀死或恐吓威逼吓得早早死掉的冤大头可不是一个两个。其另一种凶残霸道冷酷并不比明祖老朱同志弱多少,只不过表现形式是隐蔽比较委婉的,不象老朱那么直接展示凶暴.....

    释兵权后的石守信等大将,表面上是过得极其富贵体面,可谓纵情恣意之极,快活到对社会是满满的特权罪恶,那么遭人恨,实际却是生不如死,日夜提心吊胆的,生怕被宋太祖盯上了给整个满门死光光。不当坏蛋,不欺男霸女强取强夺民财.....自觉败坏掉名声,不遭人切齿唾骂痛恨,不自觉早死掉,他们家就不可能有长久活下去的机会......

    宋太祖的虚伪狠毒是好榜样,兄弟赵光义自然得学学,所以烛光斧影疑案上演了也是必然。

    至于南宋赵构朝,宋皇的这种政治传统那更是发挥到淋漓尽致彻底不要脸了。

    所以,岳飞一家的冤惨之极而死。牛皋被阴谋毒死。刘锜冤死.....这是宋皇传统风格早注定的忠义能臣大将的下场.....韩世忠能得善终,那是他已经老朽了,又自觉交出了兵权,没威胁.....

    所谓宽容富裕大度的宋王朝温情脉脉浮华浪荡自由诱人的外表下掩藏的是无尽虚伪暴虐。

    这也是宋皇室沦落为史上最耻辱最可笑皇族下场的内在原因。

    忠义能干的肯干的全弄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