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4风暴涡中的欧阳珣,下(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着实吓坏了。朝廷弱不禁风的危局也逼得高俅再不敢玩禁军了。他这样的市井混混出身的最是明白,必须好好干了,否则再有危难就没有好兵可用来自保,一个搞不好,甚至会引发兵乱之灾,他这个三衙太尉照样得被土匪一样的新禁军叛乱给宰了。重要的是,此后不是国家繁荣富裕强盛的太平无忧从前了,不再能当盛世可任性腐7败的富贵好命官了,他若是在朝廷如此危急时露出没用,也必然会遭到赵佶的抛弃。一失了宠,他就彻底完了。所以,他不但重视,而且格外需要有真军事本事的人能投靠他,让他可信任。赵世隆就是合他胃口的那个人之一。

    赵世隆不禁在高俅这得到了信任重用,而且看到了文臣急于在乱世抓到军权的心理和大势所趋,趁机还攀上了副相张邦昌门下,有了文武两个超重量级大拿当靠山,在京城这陌生的官场就很快混得顺风顺水得意了,虽然还没混成步兵司骑兵司殿帅副殿帅之类的要员,却也混上了主持具体工作的捧日军副都指挥使这样的实权要职,在京军中是数得着的人物了,而且还能揪着两大靠山的尾巴继续往上爬,混好了,有朝一日当上三衙之一的殿帅宝座也不是没可能。

    相对比的,李侃就是京军默默无闻一员了。

    赵世隆总算感觉痛快了,整理好在新位置上的情况后就迫不及待教训李侃。

    尽管两个人不在同一军,教训不是那么方便,赵世隆却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找李侃的麻烦。

    赵世隆倒是极想利用他和高俅的关系把李侃调他手下归他管,可以轻松肆意玩死踩死李侃。最让他解恨的方式自然是让李侃活在他的阴影下整天受羞辱打击,日夜恐惧不安,生不如死。他要反复好好折磨这个老冤家....可惜,国难后续的发展不是他能控制的,朝中局势更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同样被海盗敲诈京城时失去了一切搜刮的财富,成了痛心之极的穷光蛋,并且被海盗的凶威霸气吓得半死,老实了点,也顾不上弄李侃了。

    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中靠山高俅有些失宠了。赵佶对高俅有了看法。高俅惊恐,轻易决不敢得瑟乱搞。而文官欧阳珣不但在国难中突兀上位兵部唯一的侍郎,在宋王朝这种六部弱势到简直是摆设的衙门中却能干起大事,迅速现出重臣地位,开始强有力左右起宋王朝的军事大事,弄得一直没存在感的兵部,威势话语权甚至有压过军事实权的枢密院之势。这还不算,欧阳珣还成了父子皇帝的新宠,窜进了枢密院,身兼多职,直掌朝廷最重要的骑兵司,开了宋王朝军事用人的很多先例,分走了高俅的军权,动摇并直接威胁着高俅的地位,能代皇帝钳制枢密使童贯,压高俅?那更不必说了。

    欧阳珣和高俅必然成了死对头。

    赵世隆是高俅的人。李侃却不是欧阳珣的人,而且不在骑兵司,不是欧阳珣的部下。但欧阳珣似乎长一双能遍视宋国所有可用的军事人才的眼睛,对全国的有名、无名却有军事真本事的文武官员似乎全知道,对眼皮子底下的京军,那了解得更是不在话下,就是能知道赵世隆与李侃的私怨。赵世隆要收拾李侃,本是不相干的欧阳珣就是要保一保李侃,都不必设法把李侃调到骑兵司维护着,只在高俅面前有意无意提到过李侃之才之忠义。高俅愤恨之极却牢记此事,决不敢让李侃出什么闪失,否则这个小辫子,让心思能力和手腕深沉不可测到令人惊恐的欧阳珣抓到了,高俅担心自己得吃不了兜着走。主子如此,赵世隆这样的高俅门下的走狗,又能把李侃怎样?他根本就不敢再露出要弄死李侃的心思......

    春风得意的赵世隆觉得李侃沦落成了只蝼蚁,但他若敢怼上欧阳珣,却连蝼蚁都算不上。他弄死李侃尚且需要踩。而欧阳珣要弄死他,只需要轻松肆意吹口气......甚至吹气都不必,只需要一个眼神就得。

    有的是人会争着代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