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2朝廷反应(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眷,必会招致那三将对朝廷失望,甚至起异心。朝廷这帮人算计人就着实精明了,这回做事甚是明智有分寸。

    辛从忠的家人幸运逃过一劫,还得到了朝廷假惺惺意思意思的死后哀荣——官爵虚名封赏,以及一点赏钱,让辛家在撑家的天突然塌了的极度震惊悲伤中总算得到了点安慰,当然主要是心灵上的。

    物质上,辛家没了唯一的俸禄收入——辛从忠才三十多岁,儿子此时尚小,还得靠大人照顾养活,完全没能力养家,朝廷也没例行因父之功德萌恩其子得爵能吃到俸禄好处,朝廷故意的,只虚赏了辛从忠本人的死后哀荣,这玩艺就是封王也屁用没有,何况远不是。辛家孤儿寡母没了收入,往日,为拉拢辛从忠这样的能打的兵权大将而门前车水马龙,辛家即使坚决拒绝都拒绝不了的盛况也一不复返了,家中也无积财,时间稍长就得饿死或流落街头......对没用了的人家,此时的宋王朝哪会有什么慷慨仁慈。国家财政收入还不够当朝的人贪污挥霍之欲,岂会舍得给没用的人花。

    如此也是变相惩罚辛从忠之败......叫你敢叫本官失望,你家人很快就会沦落为乞丐,你死了不是就了了,看自己的家人凄惨街头,你在地狱也不得安宁.......

    朝中诸公以此把心中憋得这口怒气得以发泄,能稍痛快痛快。儒教官员就是这么虚伪阴损。

    邓宗弼等三将则是大惊失色。

    他们很了解辛从忠之能,此前万没料到此战会是这样,聚一起闲聊时还轻松笑言过以从忠兄之才,此战必能凯旋......

    对朝廷对辛家的作法,他们三人并未感受到其中的阴冷到能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损恶毒意味。

    到底是中层武夫,不了解士大夫或权臣高官的那种高明政治手腕和虚伪,也不了解帝王心术的可怕。他们没觉得辛从忠死得太不值,恰恰相反,他们感觉朝廷很公正宽恩,对一个如此惨败如此令朝廷失望的将领还能如此体谅宽宏......由是感恩,越发忠诚仁慈的明君,也不再感觉朝中那些权臣奸贼是那么可恶该杀了,也越发想报答朝廷为好友辛从忠报仇雪恨,一边上辛家哀悼,让自家夫人孩子出面陪伴和安慰辛夫人和孩子,一面申请朝廷,奋勇请战,不灭梁山赵二誓不罢休。

    朝廷也在热议再伐梁山,而不是专注随时可能暴发的辽国入侵,仿佛梁山的存在比辽国南侵更可怕。

    再次被狠抽了记响亮大耳刮子的唐恪,此时在极度震惊羞恼之余却是顾不得脸红了,心中只大叫一声不好......这次讨伐主要是他主导的,讨伐主将人选是他全力争到的,出征和惨败到全军覆没的主力也是他主管的马军司将士......选兵用人眼光太差,无能的帽子,他至少是背上了,此刻,他必须反应迅速,正确做点什么来挽回失分,减轻笑柄。

    朝堂上,唐恪对满脸阴沉郁闷得能滴出水的赵桓慷慨激昂上奏道:“......若说上次的梁山之乱可能是逆贼唐斌一力主导造成的,与赵岳小儿关系未必大,那么这一次的事清晰证明,赵岳小儿早已对朝廷不忠无义,就象他大闹金銮殿时表现的不忠不孝肆无忌惮那样。他已是在造反,而且是必早有反意。朝廷所料不错,讨伐也没讨伐错。赵岳小儿该死。我们万万不可放过他,必须抓紧时间及早剿灭他......二龙山反贼在山东北,此患尚未铲除,势力不小,行事日益凶残嚣张,有急速扩张之势,危害巨大。梁山泊在山东南,此次征剿必定让赵岳小儿有了疑虑警觉,那小儿不学无术却非愚蠢无知,相反,他狡诈机警得很,必会立马联想到是不是庇护他的大哥赵廉出事了,必会紧急前往沧北察看并且抓紧时间招揽聚焦势力以对抗朝廷,若是让梁山得了喘息机会,作乱势成,山东一南一北两股反贼势力形成呼应,整个山东就烂了,其祸重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