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7节北上赵庄(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老子没地方去了?还是当老子没饭吃了只能求着他家......

    宋江和吴每当听到这种恶毒咒骂,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还会应和几句,表示会听这些人的好心提醒重新考虑去不去投奔赵庄,但心里却撇嘴:我若是赵庄人,我特么也决不会要你们这些狗东西......

    你们?人渣杂碎尔。

    谁特么敢要你们在家当祸害.....

    宋江此时对此更是格外有感触......悄然瞥向生铁佛和飞天夜叉这两恶货:收二人有年头了,给尽了能给的好处,可是这两货仍然是我不敢信任的,关键时肯定靠不住,就是看在武力高的份上控制着凑合用而已,死了拉倒,半点儿不用心疼.......

    不过,这些投奔赵庄的流民有一家算一家还真不是无粮无食走投无路极待有人伸手拯救的那种悲惨可怜难民。

    他们只是家中的庄稼被雨多涝死了淹死了,秋季这一季绝收了,房子泡塌了或被洪水冲坏了而已,实际上即便是没有官府救灾救济,他们的生活也根本不用发愁,家中都有去年抢的无主粮食可吃,甚至能吃几年。

    房子?

    别处有的是.....

    这些人之所以想起去投靠赵庄,只是看到了官府的冷酷心肠与直接露出的更贪婪无耻.....

    受灾了,官府不但不管,始终不闻不问,完全无动于衷,任受灾者自己挣扎死活不说,居然还照常要征收秋季赋税,甚至极可能得加倍加数倍征收钱粮.....已经有风声传出来了,说是朝廷要还辽国的、海盗的欺负强加的巨额债务,要养兵守边保民,要.....要百姓顾全大局,共渡难关.....听着好有道理,总之一句话:钱来,粮来......朝廷、官府只管收钱粮,恨不能一下子把百姓家掏空了控制起来,不干活的人物才好放开胆子纵情挥霍享受,哪管百姓多么辛苦过日子,岂会在乎百姓没粮没钱没吃的了怎么办.......

    知道了官府在叛逃潮后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原来只是欺骗人心糊弄百姓,而不是真吸取教训了要从此善待天下苍生,准知道再在老家当所谓的快活地主老板自由民,只会被官府聪明有文化的大老爷们高明耍弄着花样百出的手段一步步稀里糊涂榨干净发的国难财,这些灾民就怒了,不干了,这才横起胆子不顾官府对人口极严控制与必然的追拿惩罚,投奔.......

    只有投奔了沧赵家族,在赵庄那落脚重新开始生活,才可以逃避朝廷官府的欺骗、盘剥、奴役.......只有沧赵能护着百姓。

    着实不少的灾民甚至非灾民突然如此主动地肯去赵庄当奴仆佃户,另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如今,沧州不是凶险的边关了。文成侯为报复辽国屡次惊扰他祖母一怒兴兵把霸莫二州夺回来了,沧州是内地了,沧赵又这么厉害可靠......

    这些流民衣着寒酸,却一家家都拉着富裕的粮食.......甚至钱来赵庄,根本不用本就破产了又重灾更无力的赵庄慈悲费心提供吃食等资助。

    他们不需要这些帮助,只要赵庄肯收留门下住进早听说的庄内舒服美好楼房....从此不受官府气,也本以为自己拉着粮食财物去了,这么老远的,还愿意适当给赵庄点东西反帮帮沧赵换取收留,这么有诚意,赵庄就一定会接纳,而且是欣喜若狂地,巴不得有更多这样的百姓蜂拥来投的.....就赵庄如今这倒霉穷逼样,得了....还不得乐死?谁知赵庄没财富了,也措手不及受灾死得人不剩下几个了,居然还敢这么牛逼拉着架子放不下.......

    来投又离开的流民不禁在心里大骂:“你去死吧你。老子去别处找好地方落脚去。钱粮喂了狗也绝不给你赵庄一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