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节有时必须做个心狠的人(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当年沧赵富裕强盛时,恩泽的可远不止沧州。全国都受益。连辽国等和更远方的异域或敌对势力都在农作物、商业等等上沾了大便宜。河间府这的人也沾光不,也曾跟着富裕和安全了很多,按理赵岳家对河间府的人也普遍有恩,应该被感激才对。

    可事实是......没感激。

    至少是对沧赵蒙难破产陷入债台高筑无视了,甚至幸灾乐祸。这一方面是知道感恩的好人都到海外了,剩下的都是些各种无良无心肝之辈,但另一面也反应出儒教仁义知节文明体面下,人心却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甚至卑鄙无耻。

    这家人显然是理所当然白白享受赵岳家曾经的好处,如今遭难了,又沾不到破产后沧赵的光了,就鄙弃了赵岳家,想投赵庄得免税赋劳役和安全等庇护再沾好处,赵庄却又拒绝不准过去,这就是恨了,丝毫不考虑债台高筑的沧赵完全没能力再照顾别人了,不管沧赵陷入困境连自身都难保的尴尬凶险,不管沧赵若是敢收留别府不相干的百姓会导致的大肆投奔潮要承受的巨大政治压力......他们只在意自己方不方便,只在意自己的利益。赵岳家不肯让他们沾光,那就是沧赵可恨。

    陪着来的老头村正要几句话批评一下老太婆和这家儿子怎能如此不懂事,要捧捧赵岳的场,化解一下尴尬。赵岳却笑了笑,转身就走了。

    前世那个社会再有多不好,却有一点是全世界都不能比的。

    百姓遇到天灾,官府会不遗余力地抢险救灾。你别管官府职员或军队指战员抗灾抢险是不是为了政绩、立功、前途名利,或是出于压力被逼得.......只要真努力去做了,这就行了。人为自己考虑没什么不对的。人在天灾面前避难怕死不愿去冒险救灾也没什么不对的。也确实那么全力去做了,在这一点上,什么先进资民主,什么美国、英法德......全都远远不如,全是虚的,全得佩服中国官府。这种出色表现确实给改开中摸石头过河难免混乱......丧失的公信力弥补了不少。展示了中国政治有中国的优越不可比之处。

    抢险救灾中也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各种百姓不通情理处,官府提前通知防备山体滑坡大雨洪灾,要求转移迁离,有人却或固执或什么原因根不听。险没来只是预测防范,又不好强迁。

    结果真陷入危难了,却又埋怨竭尽所能最快来救援甚至冒死来的干部战士怎么才来,甚至质问你们还是人民的官府人民的子弟兵吗......战士用有无限美好无限可能的年轻生命解救换得了昏溃或固执的老头老太的命,为别人自己的错误牺牲了,死得多冤。多少不该死的干部战士义士为抢险献出了生命.......

    赵岳前世也不是什么党员,不会为天灾不听劝找死的人牺牲什么,更不会牺牲部下的宝贵生命去拯救那样的人。

    南亚的灾害也很多,暴风、海啸、地震.....帝国也是这种态度,百姓若是也出现不听官府劝指挥的,就会当时就直接告诉他此时不听,难时也别指望官府来救你。不会冒险来救你的。别人的命也是命。你自己选的,死在灾难中别怪官府没尽到责任.......这种事上不顾及官府形象,就那么实话直。也不必顾忌。

    事实上打破侥幸心和指望,这更能警醒百姓服从指挥提早积极避开可能的灾难地。外政府在这种事情上的一贯冷漠,也自然形成了民众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很强。一感觉有危险了就会自发积极准备......很少麻木或侥幸心理不当个事。

    人啊,有时就是贱骨头,对他好,不领情,不听当当,甚至叽叽歪歪的。欺压他,甚至不把他当人看,反而叫干什么就老实积极干什么。

    这老太太什么故土难离,家难舍,死也得死在这。天灾性命之危下,老宅破房子有什么好留恋的?别处又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