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节万众一心抢时间(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庄这边生活后,直接接触到老太太的管理指挥,他们也更清楚了老太太的个性和行事风格.........敢作对的,也不必老太太发凶狠指挥杀人毒打什么的重惩罚,只一个被赶走,你自由了,爱哪去哪去,爱怎么的怎么的,那也承受不了。

    去年仓皇南下躲避战争的沧北人在这里完全是依赖沧赵家族的强大维护才能有好日子过。

    这小日子平安、友爱、团结,不受官府贪官污吏欺压盘剥,不受乌烂官兵祸害,有吃不完的粮食,再不用担心挨饿受冻有病无医无钱无助,更有牛羊猪鸡鸭鱼肉......顿顿有的享受,小酒一流,啧,神仙过的日子。

    你再看看往日或狡诈伪善或直接凶横高高在上的那些沧北的村头、乡佬......无良大户和恶霸无赖,那过得是什么日子?

    历年吸血百姓积累的财产家底和良善无辜妇孺被强行剥夺了不说,还被赶去别处随便找地生活,虽然沧州有无数的无主好房子和良田可用,甚至一家就能霸占一座庄堡尽情住,但自己劳作流汗甚至流血养活自己,这对这些人已经是够惨的惩罚了,还遭受了发疯一样的沧州官府的税赋与欺凌......那完全是凶残的奸7淫抢掠,沧州军肆无忌惮,比特么辽贼蛮子还无耻残暴,粮食土豆.......什么都抢,去年冬天差点儿饿死了那些人,官兵和辽贼唯一的区别只是不随意杀人而已。

    简直生活在地狱中的这些人还不敢逃离沧州,否则抓到了就是立马全家死光,就算能逃出沧州,在别处官府也会被通缉到成为更令人绝望的苦力,脸上都盖着区别身份的金印呢,怎么掩藏?哪逃去.......

    官府管百姓,会玩得很......大宋士大夫和烂军也就会干点这个。

    全都老实服从,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对沧赵家族的信任甚至盲目迷信与追随。

    赵公廉执政沧北给沧北人带来了太多变化与相应的实惠与安全,在人心中已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在赵庄这的人都相信,就算没秋收可期待,自己家也不会遭受饥饿威胁,沧赵家族和侯爷肯定有办法保住大家。

    再说了这不要迁移嘛,也不知要迁哪去,老太君不明说,但应该是暂时迁回沧北躲避开大洪灾。侯爷家破产了,没能力保障大家,但沧北有五十多万僧犯产粮食,都归侯爷管,还能缺了忠心追随侯爷和沧赵家族的沧北这点百姓的饮食?

    有了这个前提,赵岳祖母的命令也就能顺利快速执行下去。

    “夏收作用微弱的老弱和需要带孩子的女人是第一批运走的。”朱仝笑呵呵地说,“船,也不必忧虑不够。那边的闻先生办事总很有办法,极有条理,组织得很快。那边有很多较大的远海渔船,全集中起来调用了,无论公的私的都很奋勇积极。众多出海小渔船,那边的和咱们这边的也能用啊。这么多船只一起,那运力就可观了。”

    赵岳一听小渔船也敢用,不禁眉头一皱。

    大海无情。海上风暴无常,吉凶难测,用经不得稍大风浪的小船运人,这不是拿人命开玩笑吗?

    朱仝看出来了,笑着解释说:“谁人敢拿人命开玩笑。闻先生有招哇。大船运人。小船全部载粮食,就算有风险,也无非是损失点粮食。

    这时节,海上也不到起风浪的时候,风和日丽的,小船渡波确实可行,至今没出一点事,都好着呐。小船没风帆,全靠人力划,行得确实太慢,执行抢运不顶用,就挂拖在大船上。大船帆张拖拽,借南风正好去那边。

    二爷是没看到哇,一条条大船后面拖着数只甚至十数只小船乘风破浪飞速远航的奇妙壮观景象。人迅速安全运走了。稍晒了晒的粮食也及时运走了,还不至于路上耽误时间把还湿的麦子捂坏了。

    第二批走的是不能干的妇女和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