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节血染江州,上(第2/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狱之灾,从此就没有以后了........于是也就安心当起了二龙山的文化界头目,专业干好承担的工作,慢慢得赢得了山寨众人的尊重和信任,如今实际相当于成了晁盖的心腹秘,在山寨地位不高却着实风光有面子.......

    此次,吴用要他伪造的信,单从字迹和印信来看,问题真不大。

    姚三郎的造假造诣没金大坚和萧让高,印信也就罢了,差别极小,除非是蔡京本人有心留意查看鉴别,否则没问题,至于字模仿得没可能达到萧让的水平,这也不是问题。蔡京是当代法大家,又是近二十年的权相,天下不知有多少人想攀附得势而努力学习他法,这样的读人不计其数,姚三郎也是读人,也曾经想考科举当官,走仕途功成名就,作个乡邻人人羡慕的事业成功人氏,在学习蔡体上也着实下过功夫,水平怎么也能达到个七八分象。

    重要的是,蔡京如今已经老了,法造诣虽然更高了,却当着如今的宰相着实辛苦,也可以说是极度痛苦:极度糟糕危急的天下事;君王的猜忌甚至嫌弃他痛恨他不想用他;激烈的权力内斗和极度动荡复杂的朝局......有耿南仲这个副相加皇帝绝对心腹的超级搅屎棍在刻意搞事针对他,又有张邦昌等宰相级人物表面恭顺谦和却暗里下绊子阻挠他想干的事,总想把他弄下台并踩得从此永不得翻身.......国事、人事,方方面面的压力太大了,当首相的困难不是一般二般得多,短短时间内把个没有好助手分担压力的老蔡京煎熬折腾得心力交瘁,吃不好,也没什么好东西可吃用享受并补足他体力精力的,睡也不得安稳,甚至日夜惊恐,身体状况日下,加速老不堪了,熬得他至今仍能手不抖的正常写字已经是蔡京秉赋过人抗熬了,老眼昏花的,哪还能有往日的法水平,加上是写给自己儿子的家信,他也不可能象给皇帝上奏章那样较真写得尽可能好,以从法上证明他蔡京还不老还能干大事......种种因素决定了,姚三郎伪造的信没问题。

    吴用也把事分析透了,确信没问题,但在戴全和毛和尚得了信急急赶回江州不久,吴用猛然醒过神来,察觉了自己的妙计中的破绽,不禁大惊.......急忙派人去追,却哪追去?

    戴全毛和尚怕戴宗那边等得焦急,也怕耽误事,把偷得马往死里抽,跑得飞快,早跑远了。走的哪条路,二龙山不知道,想沿途打听着抓住方向准确追赶也是极困难的事。如今不是从前的大宋人口人满为患时代,尤其是闹二龙山强盗的青州及附近地区,人口更是稀少。戴全毛和尚骑偷得官马,若无吃饭等必要,自然是专拣既近又没人的地方纵情打马走.......

    人追不上。伪造的信中破绽无法弥补。这就没别的办法了。

    晁盖为人宽厚,而且也顾不上埋怨吴用的失误。

    这种事也不是常常干的,纯粹头一次,有失误也在所难免,怨不得吴用。吴用能想到伪造信这种妙招,这已经是很高明很了不起的事了,别人连想都想不到这上面。绝不是狗头军师出馊主意,只是失误没操作好,否则真能轻易成事。

    紧急稍一商量,晁盖明知到太远的江州救人太难太危险了,却还是毅然决然决定去,并且亲自带队.........

    戴全和毛和尚哪知道这变故,只兴冲冲地一路尽可能快地回赶........

    戴宗从满身疲倦透了的二人手中接过那封伪造信,取出蔡京亲笔的这封一对照封面笔迹和格式,不禁大:这绝对能冒充成功......实际上以他那粗鄙的鉴赏识别水平也不可能看出什么不妥来......于是,他满怀信心赶回江州交差就悲剧了。

    蔡九是没发现疑点,但专业挑刺专家黄文炳却察觉了破绽处。

    在黄文炳的火眼金睛和坚定怀疑下,尽管戴宗能够说得清蔡相府的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