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5节搞笑的高丽中(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高丽统治阶层,无论中央还是地方,保王党还是李派,小日子却普遍过得格外滋润,担心和提防的来自海上的侵略威胁并没有到来,一次也没有。

    似乎济州岛和盘踞其上的海盗在这个世上根本不曾存在过,高丽统治者的顾忌担忧似乎只是个杞人忧天的可笑梦魇。

    济州岛上的海盗到底是什么样?

    不知道。

    海盗为什么在高丽本土附近连露面试探进攻登陆抢掠都没有过?

    不得而知。

    甚至本土附近岛屿上的人也从未见过这伙神秘海盗,连出海的渔民都从未被抢过。以至于百姓对海盗传闻当是笑话,或是当狗官们玩的又一个不知为的什么的阴谋把戏。

    净吓唬人。

    当官的就怕我们草民的日子能过得稍安生无忧些咋的?

    可恶。

    高丽百姓心中充满了越来越深的怨念。

    实际上,沧赵海军占据济州岛后,并不是没计划抢掠高丽和倭国,但被赵岳阻止了。

    在赵岳的计划里,济州就是个单纯的军事基地,在此养马养军。

    如此,岛上需要的食品物资就需要外部支援。

    开始时,岛上人少,马少,靠岛上土著的产出,加上沧州和南海那边输送物资,还能支撑住,但兵马一壮大到十万几十万人,岛上不种粮食,光靠海上长途运输耗费就太大了,负担过重,也不稳妥不方便不及时。粮食还得就近搞。

    在北方,善于耕种的异族就只有高丽和倭国了。

    当初,赵岳的师傅从南美洲带回了花生c玉米c辣椒等物种,自己种植食用。当时东方世界只有赵岳一人知道这些作物的宝贵经济和食用价值,因而赵庄极度重视,在自己的地上种植并逐步繁衍起规模。

    赵公廉当官后,利用在皇帝身边的便利鼓动皇帝推广玉米种植,希望改善大宋粮食产量和食品结构,让百姓少饿肚子更健壮,国家更能从中受益良多。

    但,这美好愿望和看似很简单的事,真要施行,却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当时朝廷对这种异域新作物是否适应大宋广泛种植普遍抱着所谓保守稳妥观念,实际是已经形成的暮气沉沉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事找事操心那么多干嘛的官僚堕性不作为作派,又牵扯到税赋调整等实际麻烦和统治阶层在农业商业方面的利益纠葛,结果以民以食为天,不得不慎之又慎的冠冕堂皇理由拒绝了大面积试种。

    在皇家田庄仅有的一点试种,因为无要员真重视关心,种植者轻漫又不懂怎么种植好玉米,试种实验成果极不理想。玉米在大宋的推行可想而知。

    当时对大宋还抱有一丝幻想的赵公廉由此进一步死了心,但和弟弟赵岳心有新理想新目标,并未放弃,随后在外放担任京郊县令时,好不容易说服了皇帝允许他亲自试验推广,并且获得了巨大丰收,朝廷看到铁的事实,玉米这才有了逐步推广发展权。

    搞笑的是,在玉米种子紧缺,大宋自己都不够用,绝大多数宋人还没尝到玉米是啥滋味的情况下,西夏c大辽,以及与大宋往来较密切的高丽的玉米种植已经快速发展起来,丰富了国民食物,国家实力进一步更强。

    这自然是汉统治者古往今来习惯了并坚持不懈的傻/逼行为和贪鄙卖国求利奴狗性行为共同效力的结果。

    宋统治者对大辽畏之如虎,对西夏恨之入骨又极为忌惮无奈,有了玉米这个高产作物法宝,朝廷知道要保持这种优势,尽量保密不让两敌国获得种子,却对“恭顺”又不具有威胁的高丽小国一如既往发挥天/朝大国的慷慨虚荣风范。

    皇帝赵佶被进见的高丽使者捧得开心得意,对其所求高傲大度地一摆手,赏了高丽不少玉米种子。

    他认为大辽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