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节头脑发热,中(第3/4页)  攻约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叛祝家子投奔二龙山,是实在受不了那个气了。

    当初祝万年答应的二当家没兑现,这个也就算了。

    毕竟谋算鸡鸣山落空,他和万俟德只带着亲信十几个手下仓皇逃离,到了桃花山没人手势力,也没脸强求位子。

    在桃花山当最没权势的王老五,待了这么久,是祝万年有心利用他,对他还不错。

    但祝氏三杰,尤其是祝彪是强大土豪家庭成长起来的狭隘狷狂大爷性子,霸道惯了,桃花山又是他家作主,祝彪习惯地把手下当家奴打手看待,对五当家照样是任意呼喝,如使唤奴仆,喝多了,想起过去的好日子不在了,愤恨在心,心情不爽,常常拿人撒气。

    出气对象包括王登榜。

    有一次酗酒后,祝彪被忍无可忍的王登榜顶撞了几句,疯了一样暴打王登榜。王登榜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敢真反击祝家三兄弟,差点儿被祝彪当场打死。

    事后,祝万年安抚,并强迫祝彪道歉。

    但王登榜这时已清楚了人家才是一家人,尽管也有矛盾,但对他这个外人只是利用,连道歉说几句软话都不是真心,这时后悔莫及,万分想念孟福通的好处,自责当初实不该利欲薰心背叛,从那时起就有了反心。

    这次,他奉命外出打钱粮,听说二龙山弄到了众多战马,顿时看到了二龙山兴盛的前景,终于咬牙下了决心,打的钱粮没运回桃花山,而是当了投名状,杀了祝家派来监视他的头目,威逼利诱说服了所带的两千喽罗后一起投奔二龙山。

    祝万年心狠手辣,过于阴险和算计。祝氏三杰狷狂无肚量,不拿人当人。

    这两种恶果的叠加效果在这时候显现了出来。

    桃花山贼众对凶横歹毒刻薄祝家子心中也多少有所不满,平时只是浑浑噩噩没个主见蒙头瞎混,没想过背叛。

    而晁盖的义气豪气之名,加上战马让人看到的前景,就成了恶果暴发的诱发因素,帮助王登榜实现了卷众而投的目标。

    不尽可能地狠狠坑祝家子一把,实在难消胸中这口恶气。很不甘心。

    晁盖对山寨凭白增添两千人手和不少钱粮自然欢迎又高兴,但对反复背主忘义的王登榜却是不喜,内心不但不想收留,甚至还想杀了这种无耻小人。

    混江湖绿林的好汉,如果不讲义气二字,谁敢收用?

    不义之徒,留之何用?

    留在身边当祸害?

    还是让绿林同道知道了当耻笑二龙山和他晁盖讲虚假义气的笑柄?

    王登榜有自知之明,了解晁盖的为人特点,以前对祝家忍气吞声迟迟不来投靠二龙山,主要是忌惮过不了晁盖最重视的义气这一关。

    此次来投,有拿得出手的人马钱粮投名状,这让他多少有些底气,也事先想好了对策。

    他向晁盖和吴用老实承认并忏悔了自己当初背叛孟福通的不应该,说他早已吸取了教训,并非不重视不遵守义气,此次再次背叛二主,却是真的逼不得已。

    听完了王登榜对桃花山生活的愤怒悲苦悔恨诉说,二龙山人自是听说过祝家子的行事霸道恶劣作风,知道王登榜所言不虚确实情有苦衷。

    吴用觉得二龙山头领不足,王登榜有本事,此人既碰壁受到教训,有心悔改,还是可用的。

    他劝晁盖道:“哥哥,人生在世,谁能无过?

    我看这位王兄弟也是有心人,又没真做出杀人噬主的大恶,既感哥哥义气真心投靠,咱们也别一棒子打死,不给改过与表现的机会,阻了天下有瑕疵的好汉投奔咱们二龙山的路。”

    晁盖想想当强盗也是不易,有多少人是被逼无奈才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自己就是。

    既当了强盗,所图无非是过一把正常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