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红线(第2/5页)  大明少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但切莫学习明朝皇室之前的某些人,肆意挑战皇上的尊严。更不要与宫内大臣有勾结,否则,死罪…

    …………………………………………………………………………………………….

    发完脾气后,朱由检脸色恢复了几许红润,继续说道:“我哥平派我去四川之前,曾经安排了杨涟和左光斗,前去试探蜀王的口风。结果两人还在路上,就因为保皇还是立幼吵翻了。大明的某些人,一直想要把皇上控制在手里,甚至还把注意打到本王的身上。

    后来因为奢安之乱严峻,哥哥便派我负责押运平叛物资入蜀。这是朝廷早就准备好的,与救济当时四川灾情的物资根本是两回事。可是左光斗却借口说,我哥不顾四川百姓死活穷兵黩武,很干脆地拂袖而去,留下杨涟一人苦苦支撑。

    我经过西安的时候,已经听说一山之隔的广元发生了严重灾情。可当地的封王和地方官僚,竟然以各种理由阻拦我去视察灾情。后来我冲破阻碍,终于到了灾区。

    你知道吗,孩童被去头去脚,挖去五腹六脏做成风干肉,挂在架子上公然售卖;一斤大腿肉,售价只要十文;还有人背后插着草标,被当做牲口拴在木桩上,随吃随宰。”朱由检说到此处,不由自主地抱紧了双膝,那惨烈景象带给他的,远非简单地冲击可言…

    布木布泰和苏沫儿死死捂住嘴巴,惊恐的双眼已经失去了焦距,就这么呆呆地看着信王:明朝不是衣食无忧富足无比吗?怎会发生如此之事?

    朱由检把下巴搁在膝盖上,缓缓说:“我也是那时才晓得,哥哥让我去四川,就是为了让我看清楚朝堂官员的真实模样,了解民间真正的疾苦。他想让我明白,身为皇室子孙,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不是和大臣忙着吵嘴,而是让百姓吃饱穿暖,不再饿肚子!!

    这也是我后来在四川的时候,与蜀王和当地官员相处很不愉快的原因。我实在难以忍受他们道貌岸然的模样。不过回京后,我哥告诉我,他本来也没对那些人报什么希望。因为那些人,根本不配和他站在同一个高度说话,无非是可以利用的棋子而已。”

    布木布泰咬了咬嘴唇轻声说道:“那你为何甘愿成为棋子?皇上也看不上你?”

    朱由检气色如常地说道:“你根本不了解我哥。能成为棋子,说明他觉得你还有用,如果连棋子都不能做,那他根本懒得和你说话。”

    布木布泰捏了捏椅子,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如果棋子利用完毕呢?”在蒙古和她所了解的汉人历史中,兔死狗烹的事实在太多。明朝太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朱由检听完也不恼怒,而是认认真真地说道:“只要不窜通谋反,我哥不介意给棋子留一条好的出路。他说过,因时择人乃时势所驱,每一个人都有他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要记得给人家留一条后路,不能赶尽杀绝。

    利益的本质是合作,而不是独享。可惜,大明朝能了解通透的人太少,都恨不得把所有好处放包里。这也是我哥,对朝堂恼怒的真正原因。

    治理大明不能只依靠海瑞似的刚直不阿,还得依靠不同阶层地合作。每一个不同的阶段,利益不同,需要合作的方式也不同。动不动就卸磨杀驴,围绕身边的只会是关注利益得失的宵小之辈,没人会真正帮你。布木布泰,这番话,本王希望你好好领会。”

    布木布泰点点头,低头沉思不语:这是信王告诉他的第二条红线:撺掇谋反死罪不赦,更不要妄图借助蒙古势力,做某些不该做的事。但皇上并不禁止互利互惠的事,也就是说蒙古与明朝有化解恩怨的可能??…

    ……………………………………………………………………………………………

    朱由检见布木布泰,已经完全被带进了自己主导的话语之中,心里感到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