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 闯危城军民齐心(第1/2页)  竞月贻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谢贻香虽不愿再理会政局里的这些争斗,但是看到恒王叛军如此架势,也不知宁义城里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只可惜正如绍兴府那个杨捕头所言,眼下朝廷早已是自顾不暇,又哪还有兵力前来救援南面千里之外的这座宁义城?真不知此番面对恒王围城的三万叛军,这座宁义城又将何去何从,这场战事又将如何收场。

    随后众人又一路经过两处关卡,设下关卡的恒王叛军虽未阻拦众人,却将所有人都训斥了一通,叫他们入城后一定要劝太守方铁衣开城投降,免得城里的百姓继续遭殃。待到再转过两个山头,前方的群山之中已出现一大片平原,一座孤城矗立其间,在城门上方凿刻着“宁义”两个大字。

    谢贻香一路走南闯北,自然也见过不少城池,相比西北的嘉峪关、玉门关以及金陵皇城而言,这座宁义城无疑显得有些小气;但其实真正比较起来,这座宁义城的规模也算不小,丝毫不逊于来时的湖州和绍兴两地,算得上是江浙边界的一座大城。此时整座宁义城的城门紧闭,城墙上则是杂草丛生,显得既旧又脏,城头上还依稀可见守卫军士架出的弩箭、投石车等机关,全都是破烂不堪,也不见有军士驻守其间,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再看城外的四面八分,就在环绕着这片平原的群山山脚,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营帐,当中旌旗招展、刀盔明亮,军士们更是精神抖擞,一个个摩拳擦掌,与当中那座宁义城的形貌形成鲜明对比。

    此时谢贻香已随众人穿过两旁的叛军营地,小心翼翼来到宁义城的城门前。当中那青年便扬声叫门,说同行众人皆是宁义人士,听说宁义城有难,纷纷赶回来探亲,同时也是要助太守方大人一臂之力。过了半响,城头上才探出一个灰头土脸的脑袋,歪戴一道:“恒王叛军围城,宁义城已是危在旦夕,不日便要与叛军决一死战,自当军民齐心、合力抗贼!你这匹马已被我们方大人征用了,待到战事消停,自然会给你补偿!”话音未落,旁边的军士早已按捺不住,相继冲上前来,将谢贻香的马径直夺了过去。

    谢贻香实不知眼下这宁义城里究竟是怎样的情况,眼见军士们如此举止,也不敢随意发作,只得抢上几步,将马上的行囊解了下来,又从马鞍下面摸出自己的乱离,任由他们将自己的马牵走。而方才说话的军士见谢贻香居然还带有兵刃,脸色又是一寒,喝道:“这丫头身上有刀,只怕是叛军派来的奸细!你那行囊里还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赶紧解开了给军爷盘查!”

    要说谢贻香的行囊里,还真有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却不是什么稀罕物件,而是她平日里换洗的贴身衣物,又怎能向这些军士当众展示出来?想不到自己一忍再忍,这些军士却是变本加厉,谢贻香无奈之下,只得冷冷说道:“好啊,那便请军爷仔细盘查。”说着,她便解开行囊,从里面摸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铁牌,那军士连忙踏上几步,厉声问道:“这是什么?”不料谢贻香抬手便是一记耳光扇出,用手里的铁牌狠狠拍在那军士脸上,笑道:“你可认识自己脸上的这几个字?”

    此时城门附近合计共有十多名军士,眼见同僚挨了一个小姑娘的打,众军士激愤之下,立刻围拢过来。再看那挨打军士的脸上,竟是被谢贻香手里的铁牌硬生生拍出一大片红印,当中凸起的皮肉分明是三个翻转过来的隶书大字,显是原本阴刻在铁牌山的字。那名军士自觉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记耳光,早已是怒火冲天,“唰”的一声拔出腰间弯刀,便要将谢贻香斩杀当场。幸好旁边有军士识货,急忙抱住这名军士,说道:“别急,别急!你脸上写的是‘刑捕房’三个字,难道是金陵的刑捕房?可是……可是这丫头身上怎会有刑捕房的腰牌?”

    趁此机会,谢贻香已展开身法,从军士们手里夺回那几个烧饼,远远抛给那几个孩童,示意他们赶紧离开。随后她才向面前这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