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2/3页)  大楚怀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雎看着手中刚刚从淮阴传来的消息,见楚王再次婉拒了燕国后,额头上的皱纹不禁更深了。

    自从赵国出兵之后,他心中便极为忧虑。

    不仅担心赵国救燕成功,楚国难以获得意料中的收获,更担心赵国救燕成功,以致楚国的救燕行动半途而废,导致他这个楚军主将劳而无功。

    在楚国令尹空缺的现在,这一次救燕行动,对他而言异常重要。

    功劳太,或者没有功劳,便会导致他来已经十拿九稳的令尹之位再起波折。

    之前楚王在江东的水师抵达广陵,决定暂缓伐齐后,他就十分担心。

    可是,当时楚王是为楚国考虑,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他虽然无奈,却也没有多什么。

    但是,现在赵国按兵不动,别有所图,燕国每日派去求援的使者,都已经到来后车可以望见前车的地步。

    此时此刻,就已经明燕国的急切,甚至燕国那边已经对赵国有了怨言。

    也就是,现在就是最好的伐齐时间。

    错过了这次机会,对楚国而言并没有任何损失,但是对他昭雎而言,却是莫大的损失。

    毕竟淮阴距离燕国太远,而机会往往转瞬即逝,难以把握。

    当夜。

    熊槐看着昭雎诧异的问道“贤卿连夜返回淮阴求见寡人,可是有什么要事?”

    昭雎点了点头,然后拱手问道“大王,臣听赵国救援燕国的大军在昔阳停兵休整了?”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又将白日再次拒绝燕国使者的事情一。

    “这唉”昭雎闻言顿时长长一叹。

    熊槐一怔,奇怪的看着昭雎问道“贤卿何故叹气?”

    昭雎看了看楚王,欲言又止,顿了顿,然后拱手问道“大王,之前燕国使者未到,大王一听到燕国大败的消息,就连夜召集群臣商议救燕之策,臣愚钝,敢问大王为何如此!”

    “当然是”熊槐话刚刚起头,然后顿时愣住了。

    当时他急着救援,自然是为了让燕国保住元气,以在齐国后面插上一颗钉子。

    但是,赵国的举动,让熊槐有种被算计的感觉,为此,这才决定暂缓伐齐。

    以致把救燕的初衷给忘了。

    想到这,熊槐长长一叹,然后向昭雎拱手道“多谢柱国提醒,否则寡人就被怒火蒙蔽了双眼了。”

    昭雎闻言,心中窃喜,立即拱手道“大王,常言道救急如救火,不可耽误。更何况楚国距离燕国遥远,可谓远水救近火,理应从速从急。

    那燕国上下,因两败于齐,已经元气大伤人心惶惶。燕王重礼贿赂赵国,正是因为被围攻曲逆城已经岌岌可危,而燕国面对齐国已经无能为力,这才放下心中的成见,去赵国求援。

    所以,曲逆城局势可想而知了。”

    着,昭雎顿了顿,见楚王露出沉思之色,继续道“大王,如今燕国寄予厚望的赵军止步不前,曲逆城必然陷入深深的失落,士气大跌,随时都有被齐军攻克的可能。

    当此之时,臣以为大王应该急人之所急,理应立即出兵救援。

    至于北面各国的成败得失”

    着,昭雎露出一丝笑容“大王,与我楚国接壤的是齐国,而不是燕赵两国,我楚国的敌人是齐国,而不是燕赵。所以,北面的燕赵两国,无论哪一个国家壮大,对我楚国而言都是有利的。

    只要是有利,大王有何必究竟是燕国还是赵国。”

    到这,昭雎一脸沉重的拱手道“大王,若是赵国灭亡中山国大局已定,臣以为我楚国不仅不能拖赵国的后腿,反而要推赵国一把。

    赵国的强大,必然会引起周围齐燕秦韩魏等国的忌惮,如此,只有赵国为各国所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