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影会!(第1/3页)  神级鉴宝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元晟一惊:“丝帛有问题?”

    张轩点点头,在他看来,汉代纸制作不易,造价昂贵,基本上还使用竹简和丝帛,而丝帛用料甚好,较之竹简更适合书写,但唯一的缺点是容易腐烂,不易保存。

    所以,在他看来,应该有什么特殊容器将丝帛完全封闭了起来,并抽尽空气,使之成为一片真空。而在真空的环境中,无论是何种物质,基本上分解极其缓慢,甚至可以保留数千年之久。

    但唯一的问题是,两千年前就有了这种容器?

    “李先生,敢问这诸葛亮手书原本保存在什么容器里的?”看着李元晟,张轩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李元晟沉思了一下,道:“不太确定,我买来的时候就保留在这画筒里,也许一直就是保存在这里面的也说不定。”

    一旁,赵刚听张轩所言,便对放过对隶书的观察,抬起放大镜,对丝帛检查了起来,片刻后,他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表情叹为观止,道:“真是不敢置信,这丝帛十分保存完好。”

    “十分完好,那就没问题了呗。”一旁,古嫣插话道。

    “不不不。”赵刚摇摇头,道:“正因为保存太过完好,才恰恰说明其有问题。”

    说着赵刚便指着丝帛,“你们看,丝帛内厚外薄,白里泛黄,触之略有重量,确实是经过精挑细选,采用上好的蚕丝制成的,但问题是,这是什么时代的东西?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王朝!

    虽说那时候也有丝绸一类的东西,可以保存那么久,但这丝帛本质上和丝绸可不相同。为了适合书写,特意加入了一些材料以增加纸面温滑,无形中反而伤害了内中的韧性,容易损毁。”

    古嫣皱眉想了一下,事实确实符合赵老的猜测。

    丝帛脆弱,虽然至今考古也发现了不少西汉时期的丝绸,但丝绸和丝帛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一旁的王秋生摸了摸丝帛,笑问道:“那你的意思,它是赝品咯?”

    “别,我可没说。”赵刚连忙挥手否认,这锅他背不起。

    李元晟糊涂了:“各位大师说的我怎么听不明白,一会儿说它有问题,一会儿又说没有问题,那么它究竟是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

    赵刚呵呵一笑,道:“这事儿你问张轩,以我的道行,最多也只能看出这点了。”

    闻言,李元晟和古嫣不禁有些侧目,赵刚一代书画鉴定大师,却也看不出真假,反而对张轩如此推崇,让两人对张轩有些好奇。

    一旁的乔骏终于抢到说台词的机会了,他看向张轩,道:“张师傅,不如,你来讲讲。”

    张轩见众人目光都朝他投来,也不紧张,反而指着那画筒对李元晟道:“李先生,我能否先看一下那画筒。”

    闻言,李元晟笑道:“一直叫李先生太生分了,咱们认识这么久了,不如叫李叔叔吧,画筒的话,你想看尽管看好了。”

    李元晟不笨,当感觉到赵刚几位鉴宝大师对张轩如此推崇有加,甚至还放下姿态,以平辈论交之时,便知张轩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在他眼中,张轩顿时成了一个大大的潜力股,自然而然的,就起了拉拢之意。

    当然,这些张轩自然是想不到的,还以为李元晟比较好说话,说着就从箱子里把画筒拿了起来,细细打量。

    李元晟见状,也不打扰他,走到一边和其他大师聊了起来,张轩见状,也乐的清净。

    看着画筒,张轩感觉应该是半铁半木制成,拿在手里颇有分量,并且造型也很奇怪,不似现代的木制画筒,或者铁皮画筒,居然看起来像是一种合金画筒。

    不光如此,张轩看到弧形的画筒底下还雕刻了一些奇怪的字符,他居然认不出字符出自何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