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第1/3页)  帝王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的数日,赵恪都是除了练剑就是看书,《帝御》的内容无所不包,上到天文历法,下到诗词礼乐,全都是他所缺失的知识,这让他如饥似渴。

    其中最关键的御人识人之术被他丢在一边。他觉得自己凭着广博的见识和历史阅览量,这些御人用人都不用再看了,毕竟在这里,没有人能比得过一个拥有两千年知识堆砌的大学生的眼光。

    不过这些天他却不得不出去了,因为赵慎听说他一连十几天都不出门后,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说“再不出门就把他扔出宫去。”

    赵恪很无奈,这一次杨楠也没站在他这一边,说什么“你都快闷成书呆子了,宫里的老师说了,整天闭门造车没有用。你还是和那些公子们出去逛逛吧,不用担心我,我有宫里的女老师教我认字。”

    杨楠自从来了端仁殿,身受夏氏和皇后吴氏的喜爱,现在她已经可以自由出入皇后的寝殿华殿了,皇后甚至为了她亲自请了一名女官教她识字和礼节。

    对此赵恪瞠目结舌,不得不感叹:“三个女人一台戏,果然没错,女生之间的交往就是这么快。”

    皇帝赵构的嫔妃不多,皇后吴氏贤良淑德,文采过人,深受他的喜爱,吴氏说的话大部分他都会听,因为杨楠这层关系在,所以吴氏的枕边风就让赵构对赵恪的印象格外好。

    “赵恪是个不错的人才,年纪轻轻凭军功获官,受封汉州团练使,如今为何置之不用?你不是最头疼北边来的那些人吗?让赵恪去吧,毕竟是宗室子弟,靠得住些。”

    赵构果然听了她的话,诏曰:“宗室子赵恪,少年英才,前破金军于剑门,志勇谋略皆上层。升为讨逆将军,从虞允文北上扬州路,宣慰诸军。”

    身为中书舍人的虞允文很快便得到消息,起草诏书,因为顺路便随宫人一同前往端仁殿宣旨。

    一身官服的虞允文显得威严刚正,坐在端仁殿客位上与赵慎交谈。前番宣旨太监刚走,赵恪被支了出去送,虞允文便向赵慎说了这次北上的具体事宜。这次的事,具体只有两件,一是收编北方投效的军队,这件事没有几分勇略是办不成的,二是宣慰驻在长江边的江防大营,这一点没有威望是不能服众的。

    虞允文临到走时,忽然道:“王爷上次说的,是我疏忽了,那李丛是我乡人,本来觉得他在宫中颇有些势力,或可为臂助,现在想想那李丛好夸耀,却是有些周事不密。我已让人将他除了,王爷尽管放心就是。”

    赵慎点了点头,拱手道:“我儿在大人手下,办差之时若有不妥,大人可尽力劝导,慎感激不尽。”

    虞允文没想到,赵慎竟如此看重这个四子,急忙虚扶一把:“王爷使不得,这是应尽之责,我定会用心教他。”

    两人寒暄一番后,虞允文终于离开了。

    赵恪悄悄地跳进屋子里,看到赵慎一脸严肃地表情后呵呵一笑:“父王,那虞老头又来说些什么?”

    “胡说些什么!虞大人才学出众,乃国之栋梁,岂容你这小儿乱语?”赵慎眼神凌厉,气势颇有些骇人。

    不过赵恪却是不怕的,他早就摸透了他这个父亲的性格,对于外人表面温和内心防备,对于亲人却是表面严厉内心宽和。

    但是被父亲吼了几声,他也不敢再放肆,撇了撇嘴:“知道了,父王。虞大人说了什么?可是为了宣旨之事来的?”

    赵慎听到他服软,脸色一缓,点了点头道:“嗯,虞大人刚才还向我说了,此次你们的任务有两项。”

    “哪两项?”赵恪问道。

    “一项是收编北军,一项是宣慰江防大营。这都不是简单的事。我看这次你祖父是在考验你,如果你办的漂亮,以后可能就会得到重用,但是办的差了,职务丢了是小,还可能会受到惩罚。”赵慎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