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给恒王写信(第1/2页)  明渣好躲,暗夫难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难得你还有此等雄心壮志!”白松欣慰的舒展眉头,稍有些和颜悦色,“要说兵家之事,我白家世代为将,你若有心学,老夫教你也无妨。”

    他放下逗鸟的棍子,正对白惜棠,又上下将她打量一遍,又一遍,叹息一声,又略带几许期望的道:“你先回去罢,老夫等会差人把兵书送到你院中,你认真祥读,若有疑问,可拿来问我。”

    这么好?

    白惜棠诡异的瞅白松一眼,见他银丝若雪,两鬓斑白,不过不惑之年,却已衰老成这般,不知他经历了多少风霜坎坷。

    不过又与她何干?

    白惜棠不易记仇,一旦记上了,便记一辈子。

    听闻白松愿意授之兵法,她点点头,“孩儿在此先谢谢爹了。”,随后告辞。

    鸟啼不止,笼中一点红羽的鸟儿有些疲累,蹲在栖木上休息。

    风声阵阵,吹拂衰败的园子。

    白松孤身立在其中,转身,踩到一个硬物。

    他低头一看,是一支金簪。

    他记得有些时日阮氏对此很是喜爱,常常戴在头上,后来便未曾见了,不想是落在了此地。

    想起阮氏,白松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她未曾存在过一般。

    拾起金簪,白松往院里走。

    多少也是值点银钱,家用不如往日富足,尤其还出了个不愿将赏赐挪出半点做家中补贴的不孝子!

    想起“白惜辉”,他只觉头痛,摆摆手,“罢了罢了。”

    ——

    自狩猎大会以后,不归院便开始焕然一新。

    暂代阮氏掌事的管家凡遇着什么好物件,都往不归院送,那些破的旧的一律换新,老旧的屋子也叫了细致的工匠前来修缮,平常用的饭食更不用说,变着花样的来,七日不带重样儿的。

    谁让白家大公子有大把的赏赐在钱库里呢?

    这不管大公子在外如何,又受了什么待遇,只要她别一时兴起把钱库里的赏赐全搬出来,那便是祖宗!

    于是乎,白惜棠在府上的地位也提升了不少档次。路过的下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得恭恭敬敬的尊称她一声“大公子”。

    刚见了白松回来,白惜棠心情颇佳的哼起小调。

    穿过拱门,沿着小路向前,大老远又听见柳婆子在教训下人,“那簪子可是大夫人赏给我的,你们这些挨千刀的,到底是哪个给我偷了?让你们找,找了十来日也没有半点消息,是觉着我老了,你们就可以骑在我头上了吗?!”

    这老太婆,没了阮氏撑腰,还这么横?

    倚老卖老,还赖别人?

    白惜棠啧啧,悠悠然走过去,丫环婆子瞧见了,忙俯身行礼,“大公子。”

    饶是柳婆子也不得不毕恭毕敬的蹲着,等她免礼。

    还算有眼力见。

    白惜棠点头,却没有说什么。

    她越闹得凶,她越开心。

    接下来几日,白惜棠都闷在不归院,未再出门,专心研究白松送来的兵书。

    夜晚一盏孤灯长明,细瘦的影子拉在地上,偶尔晃动。

    白惜棠不懂,也知晓凡事由难及易,也拼命让自己至少把书读完。

    可她逐渐发现很是吃力,因为书中许多文字不认识,且阵法也理解得不太透彻或者根本无法理解,除非有人手把手教导,否则要通读读透,根本不可能。

    要她舞刀弄枪可以,看书,尤其是太过深奥的书,太难。

    一连看了十来日,她望一眼还有半个人高的书堆,深觉再如此下去不是办法。要真把这些书都看懂,没个十年半载不可能。

    蓦然想起舒子圣那日的话,她仔细品味,忽然笑了,把手中的兵书一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