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不幸的家(第1/2页)  农门锦绣之商女医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老陶家除了三个妯娌还得加上一个老太婆,这日子过得可是精彩得不得了。锦筝是老夫子老来得子的闺女,她还是姑娘时在家里就是得宠的,嫁到老陶家她的老三陶之宁也是个会疼人的,什么重活累活也不让她做。时间久了两个嫂子自然颇有怨气,说白了就是她们的丈夫不够体贴她们,看着老三如此疼爱锦筝,两个嫂子不就嫉妒上了。锦筝是老夫子的闺女识文断字不是什么难事,她长得也是清秀白净,为人处世上自有她的一番智慧,因此在村里锦筝的名声极好的。陶老太婆本就是个刻薄得,看着老三媳妇儿如此得人心,老太婆觉得越发拿捏不住锦筝心里也越发讨厌她。平时联合大儿媳二儿媳一起磋磨锦筝,锦筝是个孝顺的,尽管心里委屈但也尽心尽力的操持家务。

    原本还是水灵灵的新妇两年过后就被磋磨成了干瘪妇人,陶之宁实在不忍媳妇儿如此就和父母提出了分家,几经周折两个老人终于松口,但他们要求陶之宁要弥补给他们十两银子并且不会掏出一分一毫给老三。陶之宁没办法请了村长从中协调用五两银子分了家。分家后锦筝用嫁妆剩余的五两银子在村尾买下破茅草屋他们才有了安身之所。

    老三一家靠着锦筝的秀活和陶之宁在镇上帮人写字赚的银钱度日,日子虽然清贫但却甜蜜。但两个极品老人经常趁老三到镇上去帮人写字时要求锦筝帮他们干农活整理家里压榨锦筝,锦筝却没有向老三提过。她知道老三没有听他们的安排还分了家让两个老人心里窝火,所以两个老的就想来压榨她。但不管怎样他们把陶之宁生下来还让他读书,尽管他们的初衷不良,锦筝还是对两个刻薄的老人有着感激之情所以她任劳任怨的帮陶之宁还着养育的债。

    日子就这样像流水的过,两人的感情仍然像蜜里调油般甜蜜,后来逐渐有了爱情的结晶。上房的两家人仍然趁老三外出写字时压榨着锦筝把她当成牲畜,锦筝怀着清儿时老太婆非要锦筝帮她浆洗衣服,在河边洗衣服时锦筝一个不慎摔倒掉到河里,后来被村民给救了,但受到惊吓,生清儿时难产丢了性命。等陶之宁回来时,他只看到心爱妻子冰冷的身体和几个哭成泪人的孩子,而上房的人却在幸灾乐祸说老三家的自己倒霉。陶之宁当场吐血昏了过去,这一昏就昏迷了几天还好村民善良不忍看着老三媳妇没人料理就在村长的带领下把丧事给办了,老村长又请来村里的赤脚大夫给陶之宁看病。

    陶之宁醒来后得知妻子已经下葬,又跑到坟前哭了一通,才接受爱妻已然离去的事实,后来又听说了锦筝难产的始末更加悔恨自己没有照顾好锦筝对大房也充满着恨意。但孝字当先陶之宁并不能做些什么事情,还有四个孩子等待自己养育,所以陶之宁也就只能让孩子远离大房,逢年过节也没有再让孩子们去大房哪里了。锦筝去世后,陶之宁的身体也变差了,几个孩子也都还小他也不放心再去镇上帮人写字,平日里靠在山上采野菜,挖药材,抓些野味换些银钱过日子,本来就清贫的日子过得更是有上顿没下顿了。

    一个月前陶之宁看着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就跑到山里去抓些野味,结果遇到暴雨滚落山崖后摔死了,村民找到陶之宁时发现他手里还攥着根老参。村长知道那根老参还值些银钱就帮忙收了想着去镇上换些银钱好让陶云鸢几个孩子活下去,村民们知道陶之宁一家的事,看着几个孩子两年中死了娘又死了爹都觉得几个孩子是个命苦的,所以对他们也很是怜惜就帮忙把陶之宁的丧事给办了,让他和锦筝葬在了一起。可是陶家上房不知是从哪里知道了老参的事非逼着村长把老参交给他们,还好村长是个心善的,知道陶家上房的德行没有给他们,而且还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不过上房那边一向是脸皮厚的,在老参上的心思也没放下,只是有所收敛罢了。

    村长把陶之宁的后事给都安顿好后,拿着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