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人心乱(二)(第1/2页)  卿本佳人之毒后在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个看起来六七岁的孩童,身量几乎是一般高,并排而立。

    左边的孩子穿一身湖蓝绸衫,蹬了一双羊皮黑靴,腰间配了一块上等的的和田美玉,衫子上有一条用银线绣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

    右边的孩子则是一袭青衣一色长衫,穿了一双普通长靴,腰间配了一把长剑。比之成人所用的那剑自然是要短了不少。但却绝不是寻常孩童的把玩物件。剑鞘上刻着一个“御”字。这是北梁皇家御军所配的剑。

    北梁是在马背上平定的天下,所以朝中大臣家中的公子,一旦满了七岁,有不少便会被送入宫中御军开始学习骑马射箭,刀枪武术,一来是作为防身之用,二来这也是宫中选拔青年才俊的一种方式。这些孩童进了宫中多半会作为皇子皇女的伴读,其中出众者多半会成为御前行走,此后仕途自然是平步青云。

    所以,御军之中一直有适合年幼之人所使的刀剑。只是眼前这个男孩穿的却是一件寻常青衫,一看便知不是富贵出生,腰间却也是配了一把皇家御军专用的宝剑。

    两个少年均是眉目俊朗,身形清瘦,过个几年想必都是丰神朗朗的拔萃少年,只不过细细去看,会发现青衣少年的面部线条更为硬朗,眼神中多的是一层与年纪并不相符的坚毅。而另一个华服少年面色却略略有些苍白,似隐隐有些病容,一双灵动清澈的眸子里也含了些忧郁之色。

    记忆中那佩剑的少年便是莫肆!

    在偌大的北梁皇宫西北角,有一个和这个富丽堂皇的皇宫内院格格不入的小屋子,名唤净身所,

    顾名思义,这是小太监进宫之前,用以净身的地方,赵洵就是在那个地方救下了莫肆。

    被带到宫里做太监的,都要被带去净身所断了子孙根。走到这一步的要么是家境贫寒,但家中子女又众多的,父母往往就会寻这当中最不中用的一个,往宫里一送,图的就是那十两的卖身银子。要么就是一些既不愿意做初使伙计又没旁的本事,指望着靠在宫里溜须拍马混饭吃的。

    莫肆两者都不是!

    赵洵见到莫肆的时候,他被悬在约莫四人高的,净身所前的那颗老槐树伸出来的那根枝丫上。那么一根枝丫,上头挂个四岁的孩童,显然有些吃不住重,显得有些摇摇欲坠了,

    树下一个老太监扯着公鸭嗓子喊道:“你小子只需服一声软,这就放你下来。”

    孩童被挂在那么高的枝头上,抬头望去,只剩下小小的一团,但那孩子就拧着脑袋不啃声。

    赵洵出声救下他的时候,莫肆就是死死睁着一双眼睛瞪着她,还是那般倔强。

    “这个可是我们二皇子”一旁的小太监好意出言提醒,话音未落,一根树枝直直落了下来。若迟半步,莫肆只怕已经血肉模糊了。

    这是个生死须臾,仍然眼神倔强的少年,赵洵救下他之后,说是做了他的随侍,但平日里却并不跟在他的身边,而是由皇后纳兰若做主送入御军习武,赵洵曾去瞧过几回,那莫肆悟性极高,御军里那些纨绔子弟自是不能与之相比。

    上一世的赵洵之所以会出声相救,就是因为即便他一个小小的孩童,和他隔着数丈的距离,也能感觉到这个和他身形相若的孩子森冷的眸子。

    就好似那大漠苍鹰,生性孤高,果决杀伐。

    便是受了伤,也是独自舔舐伤口,绝不服软一声,待得伤好便振翅向着那高处去了。

    而这一世的赵洵,之所以对那眼神尤不能忘,是因为这样的眼神与她却是再熟悉不过了,年少时分,倔强如她,好胜如她,这般似鹰的锐利眼眸也时常在她的眼睛里闪现。

    只是后来随着年岁渐长,她身上的锐气渐渐被磨光了,棱角也被磨平了,那般凌厉的眼神终究是不再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