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 谈话(第1/3页)  寒门花开秀满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汉我这一辈子,走得最远的就是娃儿他娘的老家莲花镇,比不了朱大掌柜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啊。白活了一辈子,惭愧惭愧!说来还是你运气好啊!年不过三十,就成了王记的大掌柜。那王记的老东家,原本是武帝麾下一名的军司马,掌管一军粮草。精于算学,勤勉勇敢,得了武帝的赏识,这才成就了王记祥瑞的兴盛。按军功来算,老东家可是武帝北征蛮夷西抗夏国的有功之臣。

    想当年,他也是像你这么大的岁数创立了王记商铺。上有皇宫采办,下有大周国十余处分店。南丝北裘,米盐糖油,乃是大周商贾第一人。出身军伍,又无官威,一派潇洒利落的作派,可比那些出身低微的普通商人威风多了。他老人家在商言商,从不用以前军队里的官场上的关系为自己谋取私利,巧取豪夺。大小生意有章有法,公正可信,在大周声名远播,受人崇敬啊。

    武帝故去,文帝即位,他老人家也渐渐淡出,听说这别处的分号关了好几个,只留下了洛州和惠州的两家。”孙泉做为一个长者,好不容易和朱贵这个迅速崛起的后起之秀有这个谈话的机会。总得要讲讲过去的故事,让他好清楚做人的道理,免得行事生猛,伤了大家的和气。

    其他分号自朱贵进府后就未听说。老东家去了之后,洛惠两处主事人和帐目也一并消失。仔细问起来,没有一个能说得清楚是怎么回事的。王庆祥只知吃喝嫖赌,对自家的买卖根本不清楚。姨奶奶那儿也没听老东家说过,老太太无论怎么逼迫宁愿躺在屎尿中也不肯吐露半分。

    上头只看中了王家的盐引c宫中的采办和皇城里几家地处繁华地段的商铺,这些可以让他们一接手就能立刻赚取巨额好处。他们可不想花心思弄清楚一个没落商户的运作方式。而他只不过是个马前卒,替主人谋取了王家的产业,以后只要看管好这些产业让主人拿到巨额的回报就行。至于其他的,没人让他去了解,他也不必去深究。

    如意给两人倒了油茶,满脸的不高兴。暗示自己的父亲,屋里的张翠翠给她气受。可孙泉正忙着劝戒朱贵,无心搭理她。

    朱贵看着陶碗中温热的油茶,没有心思喝,这些旧事增加了他心中的烦躁,东西是得到了,却无法深入探究,他这个大掌柜名不符实:“是啊,王记祥瑞的盛名,朱某有所耳闻。可是待我进府时,王记就已经削减了各处分号。老东家教导我们,商场如战场,世事无常,后起之秀层出不穷,生意上的起伏很正常,只要记住一点,无论什么境况,诚信守约必须要做到。这是生意人的本分。”

    “原来如此,呵呵,老夫说多了,问东问西的让大掌柜见笑。没有办法,自打轩辕家建国立都起,老夫祖上就在这皇城里扎下了根,一连三代都是这红花坊的坊长。也就只能讲讲这大周都城里的风云人物和那些兴庆府律法民俗坊规什么的。老孙家不才,几代人没出个念书的,连数都数不清,做生意也没有那个本事。只能凭着老兴庆府人的身份,在衙门c商行c坊间谋个出苦力的差事。这有身份的官员,也就认识我们上头的那一位,其他的,就我们这嘴笨没眼色的人,也搭不上关系。

    这兴庆府共有四个地界住的都是平民杂户,咱们这个红花坊最为穷酸。三教九流,平民匠户,再加上外来的人口很是难管。我这个坊长不好当啊。”

    “坊长谦虚了。朱贵也在这红花坊茅草屋里住过,如今日子好了些,但妻小还是安置在这里,就是因为放心。这么多年,大家知根知底的,都能说得上话,干什么事都也能找到个帮手。再就是有您主持日常,大家都服气,这红花坊也是太平安稳。”

    “你看你,说得老夫都不好意思了。年纪大了,本想着再为这坊里的邻居住客多做些事,可是啊!有心无力喽。

    这两年,坊里变化太快,有好多人操着外地口音行事隐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