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章 经略太原(三)(第1/2页)  大隋秦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静乐县,位于太原城西北百十里处。

    此县东南有一条山脉,山势奇伟,植被茂密。可能是土壤条件优良的原因,此山常年开遍姹紫嫣红的奇异花植,尤其以野生牡丹最为众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条山脉便被人称为了万花山。

    除了奇花异草丰茂之外,万花山附近还盛产铁矿,得此地利,静乐县的铁匠也比其他地方多了许多,打造的铁器不但闻名河东之地,而且声名远播,为大隋府兵提供了许多优良军械武器、防具。

    杨浩说的铸剑大师,便是静乐县铁匠中的一员。

    此人名唤公孙棠,静乐人氏,祖上好几代皆以铁匠为生。与其他静乐县铁匠不同,他们家的铁器,无论是农具还是武器,都十分耐用。静乐县每年承担为军府提供制式武器横刀,至少有一半是出自此人之手。

    一年前崔弘度赠予杨浩的那柄厚背横刀,便是公孙棠的杰作,直到现在仍被杨浩带在身边。

    来太原之前,杨浩与舅舅崔弘度谈及铁器冶炼,崔弘度却是向他提及了公孙棠,说不定能帮到杨浩。

    杨浩记在心里,赶来太原之后的第二天,便拜托崔长芳代他去请公孙棠,并嘱咐崔长芳可答应对方的一切条件,务必把人请到太原来。

    熟料崔长芳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据崔长芳说,公孙棠此人性格古怪、不近人情,他有个儿子叫公孙慧,长得铁塔一般,却有些痴傻,每日跟着公孙棠打铁,对外面的人和事一概不识。要不是跟随崔长芳而去的侍卫记得杨浩的嘱咐,只怕当场与公孙慧打了起来。

    杨浩听崔长芳说完,略微想了想,便让崔长芳先回去休息了。

    他之所以看重公孙棠,是想着公孙棠擅长冶炼,必定总结了不少炼铁的诀窍,可能对钢铁冶炼有些启发,能节省他不少试验和摸索的时间,这才让崔长芳许之厚利邀请,没想到却被其拒绝了!

    “呃,既然崔长芳邀请未果,此事先放一下,筹备煤炭开采、钢铁冶炼,只怕几个月时间都不够用,真要到了紧急关头,大不了我亲自出马,把公孙棠忽悠过来。”

    杨浩想清楚之后,便不再忧心此事。

    此后几天里,杨浩分别召见了刘文静、王绩等人,详细了解了太原城的内政、军事。

    数月之前,舅舅崔弘度还是任太原郡守,对郡兵武备都知根知底,自然跟杨浩一一交待过。除了郡尉樊朗,郡兵中还有一员大将名叫刘清,三十岁许,一身不俗的武艺,也是极为难得的将才。而且与外表粗犷的樊朗不同,刘清则显得文雅多了,待人接物也极有章法,对崔弘度颇为尊敬。

    “你去了太原之后,如果要整顿郡兵,可以信任此人。”

    当时崔弘度的原话是这样的。

    杨浩见了刘清之后,觉得舅舅说的一点没错,此人的确彬彬有礼,颇有儒将风范,登时对他极有好感。

    刘清对杨浩十分恭敬,对答军事一丝不苟,显示出深厚的领兵功力。

    太原郡是大郡,又曾经是总管府驻地,城里的郡兵共有两万余,樊朗掌握了其中的一大半,是主将。刘清只是副将,麾下约有五六千士卒。

    当初崔弘度任郡守的时候,手下的兵马,除了数百亲兵,真正直接由他号令的不过两千余人,太原郡真正地军权却是掌控在樊朗和刘清手中。杨广即位后,改州为郡,最高长官也由州刺史改为了郡太守。相比州刺史,郡守的地方军权被极大削弱了。这也是朝廷制约地方大吏,防止其割据自大的一种手段。

    所以名义上樊朗和刘清都是崔弘度的副将,但是崔弘度却很难调度他们。只不过两人对崔弘度还算礼敬,诸多军事也尽可能配合崔弘度。

    按照太子杨昭的想法,杨浩要掌控河东之地,自然要重整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